攸關歐盟能否持續走下去的前景,重頭戲落在2017年。
在歐盟官員的眼裡,19日進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確實很傷腦筋。但當時傷腦筋的,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歐盟的《里斯本條約》完全沒考量過,既有的歐盟成員國內,若有分離主義成功建國,該如何處置的困境。
如今,蘇格蘭獨立公投未過,歐盟確實一吐憋氣。但真正讓歐盟鬆最大一口氣的,可能是蘇格蘭將繼續扮演「讓英國留在歐盟」的關鍵角色。
回顧今年5月下旬,歐洲議會大選後,主張英國應脫離歐盟的英國獨立黨獲得28.73%選票,獲得22個議席,在所有政黨中排名第一時,歐洲內部引起軒然大波。對比之下,蘇格蘭的麻煩真沒算什麼。
與5年前的選舉相比,英國獨立黨得票率上升11.67%,議席增加了10個。這為早已出現裂痕的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投下更大震撼彈。
早在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在倫敦金融城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宣佈,若在2015年舉行的下一屆大選中獲勝,保守黨政府就「將重新討論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並在5年議會任期的前半段(2017年前)對新的協商結果進行公投。
「那將會是一次決定去留(歐盟)的全民公決」,卡麥隆如此說道。
他深信,一個靈活、適應性強且開放的歐盟最符合英國的利益,這樣的歐盟才適合英國留在其中。但眼下,英國人民感到歐盟正在朝著一個英國並不支持的方向發展。
脫離與否,有一重要因素,在於經濟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兩種不同體系思維的摩擦日益激烈。
崇尚社會民主主義的歐盟,有關注勞工人權、節制資本主義(或偏左派)的傳統。
但對崇尚自由經濟的英國保守黨(右派,柴契爾夫人就是一例)或支持英國「脫歐」的人士而言,擺脫歐盟將使英國許多中小企業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
不少英國人認為,90%的英國經濟與對歐盟的貿易無關,但仍受歐盟規章的制肘。
歐洲懷疑論者認為,退出歐盟但仍呆在歐洲經濟區內將為英國帶來100萬個就業機會。
但就反對英國退出歐盟的英國人來說,隨著國際製造商向歐盟內部的低成本國家轉移,英國將失去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例如,英國的外籍汽車製造業將轉向歐盟,與歐盟有關的製造業,如航空工業將受到損失。空中巴士(Airbus)的生產將移到法國和德國。
根據今年初,英國國內的民調顯示,4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選擇英國退出歐盟;39%選擇留下。反觀崇尚社會民主主義的蘇格蘭,有48.7%民眾支持英國續留歐盟;35.4%選擇離開。其結果剛好顛倒過來。
因此,蘇格蘭獨立公投失敗後,英國脫離歐盟的進程和支持率將可能有所箝制。這對歐盟而言,原本最害怕蘇格蘭獨立公投成功後,所推動的英國「脫歐」骨牌效應,或許可以稍微減緩一點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