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之後,美國對伊拉克北邊的極端組織ISIS發動數次空襲,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發動空襲後不久於白宮發表講話,聲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防止ISIS進一步對伊拉克少數民族進行「屠殺」 。
值得關注地,是中國大陸的官方反應。
在美國發動空襲的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針對該事件發表看法稱,「中方支持伊拉克為維護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打擊恐怖主義所作努力,對在尊重伊拉克主權前提下一切有利於維護伊拉克安全穩定的行動持開放態度,希望伊拉克早日恢復穩定和正常秩序」。
該聲明暗喻,中國有條件支持美國對ISIS發動空襲。這種反應和過去中國官方的態度截然不同。
針對整個大中東地區,中國當前並沒有明確的中東政策,反而試圖和所有中東國家拉近關係,主要是做生意,卻刻意避免在中東深入的政治和戰略干預。
然而,中東局勢詭譎多變,這種「各方人人好」的策略恐怕難以長期維持。
以這次ISIS為例,ISIS打出被封存近百年的「哈里發」旗號,本身具備強烈的泛伊斯蘭主義色彩。
香港《鳳凰周刊》近日刊登出「ISIS,恐怖主義新紀元」文章指稱,ISIS正規劃在未來幾年內,攻占西亞、北非、西班牙、中亞、印度,甚至蔓延到中國大陸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ISIL領袖巴格達迪甚至還多次提及中國和新疆。他批判中國政府的新疆少數民族政策,並要求中國穆斯林和全世界穆斯林一樣向ISIS效忠。
前陣子,更傳出ISIS正積極培訓疆獨分子,為未來滲透入中國的大後方「新疆」作積極準備。
對中國而言,這些訊號和消息無疑是芒刺在背,令官方繃緊神經。若伊拉克情勢不斷惡化,ISIS持續壯大,無疑將讓衝擊效應逐漸擴延到亞洲地區,,中國絕對無法置身事外。
尤其,中國在中東和中亞地區擁有重大的能源利益,屬於中國國家利益的觸角,ISIS的極端力量必然和中國利益相牴觸。這也提供機會,讓中國和各國(例如美國)攜手,共同應對ISIS的問題。因此,在中東能源利益上,美國如今跳出來阻止ISIS的擴張,算是符合中國大陸的國家利益。
(圖片來源:flickr The U.S. Ar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