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巴勒斯坦「國」身陷的泥淖

這個「國家」或「民族」出了什麼事情?

林琮盛
user

林琮盛

2014-07-18

瀏覽數 25,250+

巴勒斯坦「國」身陷的泥淖
 

「給我錢、給我錢,」三、四位不到10歲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孩童,用生澀的英語,對著臉上就大剌剌寫著「老外」的我要錢。

2013年底,巴勒斯坦政府對教師的調薪允諾跳票,位於伯利恆西北邊陲帶的艾達難民營(Aida Camp)小學老師決定罷工。數百名孩童無處可去。街頭,成為學子遊蕩之處。

沒事時,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對著鄰近的以色列軍營丟擲石塊洩憤。一旦現場過熱,以色列軍方則會發射催淚瓦斯或橡皮子彈,讓局勢「冷靜」一下。

對極少數孑然一身的巴勒斯坦孩子而言,外國人宛如一棵搖錢樹,似乎可利用人類與身俱來的「同情心」,索取到金錢。

「不,我不會給你!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聲色嚴厲地喝叱著。但孩子們依然故我,準備把手伸進我的口袋。

「走開、走開,別打擾客人!」一位20多歲的、滿臉鬍渣子的巴勒斯坦青年,用阿拉伯語大聲驅離了這些孩子。這群孩子悻悻然地轟然而散。

另一天下午,我正在一處伯利恆路邊的公車亭等車,準備前往另一個巴勒斯坦「A區」城市耶利哥(Jerico)。一群當地小學生剛下課。面對亞洲面孔,稚嫩的臉龐一點都不怕生,用生澀簡單的英語,嘗試和我溝通。

對於這群純真的孩子,我十分樂意互動。依舊用生硬的英文問著「你從哪來?你幾歲?」似乎,他們懂的英文就這些了。一來一往過了10來分鐘後,不料,我竟又聽到幾天前在艾達難民營幾乎一模一樣的話:「給我錢、給我錢!」

「老天爺,這個『國家』或民族出了什麼事情?!」理智告訴我,沒法把這種現象全部歸罪於以色列。這涉及巴勒斯坦內部對下一代品格教育的根本認知。

無論是難民營的孩童,或這群等車偶遇的孩子,我不責怪他們。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行徑,折射出巴勒斯坦努力掙扎地邁向文明國度的種種困境。

巴勒斯坦「國」身陷的泥淖_img_1

經濟結構上,巴勒斯坦幾無重工業,多數能依靠的,無非是觀光業、手工業、農業;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5%,有的地區甚至達30%以上;擁有技術的人才寧可遠走他國,也不願坐困愁城。

留在當地者,技術能力不是不佳,就是吃巴勒斯坦政府「官方飯」(如擔任武裝警察部隊成員),或依靠國際救援組織的資助、擔任職員等。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往往,無業的巴勒斯坦年輕人把對社會的不滿,轉移到強大的「壓迫者」以色列身上,也讓巴人浸淫在伊斯蘭教懷抱裡,尋求精神慰藉;周邊的阿拉伯兄弟國所資助的清真寺,越蓋越宏偉,令周圍巴勒斯坦的簡陋民房相形失色;宗教保守勢力悄然在巴勒斯坦境內擴散、紮根。(伊拉克極端組織ISIL近期準備在加薩地區招兵買馬)

巴勒斯坦政府所在地拉馬拉(Ramallah),一棟棟富麗堂皇的政府建築、獨棟別墅、庭園,一一拔地而起。

一位在當地居住多年、嫁給巴勒斯坦學者的外國媳婦指著這些精緻典雅的建物告訴我:「這些是外國援助機構的工作者、有錢人或巴解政府官員的住家」。

亟待整建的國家制度,讓巴勒斯坦官員有利可圖,無須被檢驗和制衡;社會貧富鴻溝,如同天堂和地獄;司法制度搖搖欲墜,律師角色尚待發揮;官僚運作像似一只大黑箱,外人難以介入。

連接任前巴解領袖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掌權近10年,何時改選、如何改選,無人聞問。

巴勒斯坦政府和政黨組織,類似傳統阿拉伯家族或宗族勢力的放大版:用人惟親,而非惟賢。

這些是一個擁有國號、被全球130多個國家地區承認的「巴勒斯坦國」身陷的泥淖。種種政府運作失能的困境,讓巴勒斯坦站在以色列面前,顯得纖弱、不堪一擊。巴勒斯坦「國」身陷的泥淖_img_2

不可諱言地,以色列絕不希望,巴勒斯坦強大到威脅以國的安全;不斷擴張的以色列屯墾區,一點一滴侵蝕掉巴勒斯坦人原本貧瘠的土地,加劇以巴衝突的惡劣局勢;受《奧斯陸協議》影響,巴勒斯坦土地被瓜分成A、B、C三區,執法破碎、紛亂。

因安全因素,以國持續加強對巴勒斯坦的隔離牆圍堵,讓巴勒斯坦形同一處大監獄;對以色列境內阿拉伯公民和社群,進行不同程度的制度歧視或變相隔離;以色列掌握絕大多數的水源,讓巴勒斯坦陷入水資源的困頓中。

但很多巴勒斯坦人可獨自做、不甩以色列也可執行的工作,如制度建設、權力制衡、完善司法、健全官僚體系、教育投資,甚至「貨幣權力」(巴勒斯坦仍使用以色列幣)等等,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核心競爭力,巴解政府的改革進程卻宛如牛步,深怕觸及到最敏感的利益和權力分配。

諷刺地,對巴勒斯坦權力者而言,幸虧有個「壓迫者」以色列,反倒讓很多內部問題能轉嫁給以色列:否決以色列國存在的正當性,堅持巴勒斯坦人才是唯一與這片土地有聯繫的民族。

依此,即便巴勒斯坦黨政高層(巴解、哈瑪斯)貪腐、濫權、缺乏治國領導力,仍能高枕無憂,無須被拉下台,並希望國際能持續提供援助。但最終落在無辜、無權、無害的巴勒斯坦民眾口袋的,卻杯水車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