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一位香港商人在馬尼拉市外圍以約兩百萬台幣置產,兩年後他以八百萬元左右的價格脫售。在當時這並不稀奇,因為當地的房地產價格在一九八七到九0年間,平均上漲了三五0%。
那段時間,日本大阪曾經創下價位達數億日圓的土地,在一天中幾度轉手的紀錄。
沒有人比亞洲人更愛買房地產。
瘋狂炒作,房地發燒
房與地,就是財富、安全感加面子。韓國人有一句諺語:「堂兄買塊田,我的肚子痛一天!」這句話不只適用於韓國,更是全亞洲通用。文化因素加上蓬勃的經濟,使得亞洲房地產市場於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0年間,在有意的炒作與輸人不輸陣的買氣支撐下,如同魔棒畫出的宮殿,燦爛輝煌。
熱潮甚且是跨國性的。
馬尼拉的郊區,許多地方連地都還未整,就已吸引了來自香港、日本,當然還有台灣的投資客,打算點土成金。泰國都市地區的商業大樓也曾經打著「進軍東南亞基地」的招牌,瘋狂搶建。
沒有人能準確估計,過去這波房地產熱牽涉的價值有多大,不過包括日本與香港在內,房地產貸款均佔銀行放款的四0%以上。
不過,輝煌的神話今年黯淡了;並且,就像一位日本不動產商人所感嘆的:「前兩年山爬得太高了,現在往下走覺得谷格外的深。」
日本連續上漲了十七年的房地產,於去年下半年開始下跌,而且跌幅不淺。根據日本「全國土地經紀」公司今年一月對一萬七千個地區地毯式的調查結果發現,日本自用住宅價格平均已下滑了五.六%,商業大樓則為四,六%;寸土寸金的東京地區,房地產價格下降了四.八%,許多日本人簡直要揉揉眼睛才敢相信。
最灰頭土臉的是大阪。日本第二大都會區的房地產價格已在兩年內縮水五0%;因為賣不出去而整層空置的公寓住宅大約有八千層。
日本的不動產價格不再日不落。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股價一路地掉,全日本的資產縮水,再也沒有足夠的本錢支撐不動產;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刻意打壓,從今年開徵新的土地稅。
「這些都使過去根深柢固,認為不動產投資絕對穩妥的觀念開始搖動。」業界人士分析。
然而不只是日本,幾乎全亞洲的房地產都不景氣。
在印尼,今年的辦公室租金不僅沒有上揚,許多甚至只有一九八九年的半價。
泰國商業建築的空屋率已經達到三0%。當初許多跨海而來投資旅館建築的人,因為當地觀光業自年前開始走下坡,而被套得牢牢的。
供過於求,房價大跌
而韓國首都漢城南區,辦公室的空屋率竟高達五0%。
「今天的情況,實在是過去一段時間「搶」出來的惡果。」香港政府估值部門的官員指出:「高房價在亞洲往往不是令人裹足不前,反倒造成一窩蜂地買;搶買帶動搶建,最終的結果是供過於求。」
「亞洲的房地產建設與投資以走短線居多,這也是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兩年內,從高峰跌入低谷。」另一位市場人士分析。
菲律賓在一九八九年頂峰時期大量興建的房子,今年陸續要上市了,但是當初帶動熱潮的台灣與香港投資人早已撤退。
印尼雅加達前一陣子搶建的商業大樓,目前因為電話線嚴重不足,也導致房價下跌。
更不景氣的狀況還等在後頭。
因為供給過多,泰國的房地產在一九九四年將是最艱苦的;據估計,屆時十棟房子會空四棟!
「買房子送贈品也是亞洲特有的房地產文化,贈品越好表示房價越差,我們今年的贈品都是一級棒的。」一位從台灣到泰國投資的商人,幽默地點出他的業務狀況。
日本的建築業現在也深恐日本房地產將遭遇一次大地震;來自東京股價指數連續十幾個月下滑所引起的震波,還沒有完全反應在房地產上。事實上,因為金融業擔心未來景氣,已加強緊縮對不動產業的放款,強震還可能提早來到。
即使是目前波動最小的香港市場,在未來兩年將有六萬多個單位的房子進入市場,加上今年的空屋率比往年高,顯示需求正在減少,也令人不敢做太樂觀的預測。
亞洲人愛買房子
不過亞洲房地產神話真的消失了嗎?有人持不一樣的看法。
東京野村證券的不動產業分析員鈴木認為,亞洲的房地產不能光看供給與需求面。「亞洲人買房子絕不只是因為需要,他們在情感上對不動產的依賴很深;許多人寧願賣股票,也不願意賣他的第二棟房子,而且只要價格負擔得起,他們還會一直買下去。」他估計價格下跌的市場,反而可能吸引更多買主進場。
比較持平的看法則認為,這一次雖然全亞洲的房地產都在走下坡,卻只能說是降溫,還不能稱做大衰退,因為過去幾年實在熱過了頭,資產膨脹的速度超越了經濟實力。
「現在不過是把價格導回較合理的價位。」一位日本的不動產經紀商指出,「只要大家在心態上還是高估房地產的價值,下一波熱潮很快就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