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太陽花學運讓全台灣目光都聚焦在兩岸服貿協定上頭,卻忽略了台灣與最大外資來源──歐盟之間,也應該加緊腳步推動雙邊自由經貿關係。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2014年5月15日(週四)舉行「2014歐洲日」晚宴,終於讓這項議題回到鎂光燈焦點下。
「歐洲日」席間邀請逾600名貴賓。包含總統馬英九、歐洲經貿辦事處長龐維德、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以及台北市長郝龍斌均與會致詞。
「歐洲日」是歐洲商會為慶祝歐盟成立而舉辦的年度活動,但在服貿爭議餘波盪漾下,今年歐洲日晚宴席間話題,淨是繞著如何消除貿易障礙,加速推動台、歐經貿協定打轉。
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在上台時直言:「我們生存在一個所有供應鏈都已經全球化,企業與就業競爭都十分激烈的世界」,「台灣雖失業率不高,但高薪的工作機會太少。」
他說,歐洲商會非常了解目前台灣內部政治與社會的緊張情勢,然而他相信強化台、歐貿易與投資關係,可以有助於提振雙邊GDP,並創造就業。
上任以來年年出席「歐洲日」活動的馬英九總統,致詞時也極力呼籲,台灣和歐洲必須建立雙邊投資協定(BIA)等關係。他強調,這對於台灣和歐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機會,同時台灣企業界也希望雙方可以儘快達成相關協議。
他更以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為例,強調協定簽署確實有助於大幅促進雙邊經貿往來。
從統計數據來看,歐盟是台灣最大外國投資來源、第四大出口市場,台灣也是歐盟在亞洲第四大貿易夥伴,2013年歐盟與台灣的雙邊貿易額高達近500億美元,對彼此的重要性確實不言可喻。
話雖如此,從歐盟官方角度而言,台灣並非眼前優先洽簽FTA的對象,卻是難以否認的現實。
對此,歐洲議會對外政策總署(Directorate-Generalfor External Policies, DG EXPO)去年10月公布「台灣邊緣化的風險經濟情勢暨與歐盟貿易關係」(Taiwan The risk of marginalization Economicsituation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EU)政策簡報時,同樣建議台、歐可先採取BIA等其他方式提升經貿關係。
歐洲商會也促請歐盟及台灣雙方優先簽署「貿易擴張措施(TEM)」,或BIA等類似措施,消除貿易障礙。
(圖片提供:歐洲在台商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