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危機叫人食不安心,能看見製作過程的DIY麵包機、豆漿機、蔬果研磨機,近年大行其道。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也趁勢研究發芽米電子鍋,放進能夠發芽的糙米,等待18個小時,就能做出好吃營養的發芽米。
這款發芽米電子鍋是高雄農業改良場耗費8年研發的產品,也是市面上唯一能製作發芽米的電鍋,高雄場正在和廠商商談技轉,預計2014年下半年可以上市,售價可望和電子鍋相近。
參與研發的作物環境課課長陳昱初表示,台灣有許多優良米品種,可惜國人食米量愈來愈少,他們希望國人能多吃米飯,看到日本流行發芽米,便在2006年著手研發發芽米電子鍋,鼓勵民眾自己動手做發芽米。經過8年、六代機型改革,終於在去年拿到專利。
場長黃㯖昌表示,發芽米電子鍋外觀和一般電子鍋無異,祕訣在於後方裝了IC板,其運作原理和麵包機類似,只要加水,按下按鈕,IC板就能自動換水、換氣,讓糙米發芽,接著再按鈕,1小時之後,就能煮出帶有淡黃色的發芽米。
為什麼研究作物品種的農改場,能設計發芽米電子鍋?原來他們有農業機械的專家。設計IC板的助理研究員黃柏昇念說,他將電線和零件組成IC板,並設計自動控制程式,電子鍋就能讓糙米發芽。
黃㯖昌說,自己做的發芽米,氣味較香,含有的GABA胺基丁酸是白米的八倍,營養價值高,有益健康。而市售發芽米是將發芽的糙米,經過乾燥,再真空包裝,營養流失,比不上新鮮發芽米,口感、香氣也不及新鮮品。
值得注意的是,發芽比率是製作發芽米的主要價值,黃㯖昌表示,使用發芽比率達98%的糙米,發芽效果較好,等發芽米電子鍋開始銷售,能夠發芽的糙米也能開展另一波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