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保青春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吃錯食物卻會催人衰老。過度食用油炸物、含糖量高的甜食和加工食品,會增加體內的「高度糖化終產物」(AGE),導致老化加速。
蛋糕、餅乾等糕點、巧克力、洋芋片雖然好吃,卻因為熱量、糖分高,身體容易因此產生自由基而老化。知名健身教練潘若迪就靠著多吃蔬果,多做運動,降低AGE值。
隨著身體逐漸老化,體內的AGE值會愈來愈高。如果多吃蔬果,會使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要輕。
著有《拒糖抗老化》的東京風采日式整形診所院長張大力分析,飲食攝取太多糖分,產生三高和肥胖,會導致「糖化作用」,這是國際近年研究老化的重要議題,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國人十大死因,有七項就和糖化有關。
他解釋,高血糖會改變蛋白質結構,讓脂肪酸增加、體質酸化,細胞衰老,一旦無法修補,器官組織就會僵硬,這樣,心臟、血管無法保有彈性,不能正常運作,血脂、膽固醇就會過高,造成細胞老化,發生慢性病。
他還說,糖化作用產生「高度糖化終產物」(AGE),與細胞結合,產生大量自由基,破壞細胞,削減細胞再生能力,侵襲肌肉和器官,可能導致基因突變,長期以往,不只老化,還會致癌。
如同測量血糖、血壓,體內的高度糖化終產物(AGE)也能在15秒鐘內檢測。只要將手臂放上AGE檢測儀,不必抽血,儀表板就能顯示AGE指數,對照現在的年齡,就可知道自己是否提早老化。
AGE檢測儀發明人是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院的心臟科醫師史密特(Andires Smit),他從小就有先天性糖尿病,也促使他研究糖尿病人的血管。由於病人體內的AGE累積比一般人多,早在1995年,他就和同事發現,病人皮膚的自體螢光反應會比正常人高出許多。
於是,他和同校的醫學工程系教授葛拉夫(Reindert Graaff),共同研發檢測AGE檢測儀,結合藍光、紅外線和UVA紫外線,以非侵入方式測量人體的自體螢光反應,1998年,格羅寧根大學醫院開始用來研究糖尿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關連。
因為史密特研發的AGE檢測儀操作容易,近20年來,已被美、日、歐洲等醫院採用,全球也有40萬人次接受測試,並且拿到專利,而史密特也依據歐盟、日本、大陸等族群的資料,建立檢測參考值。
雖然國內醫療院所的健檢項目沒有列入AGE,但已有業者引進檢測儀器,美商慕立達公司免費提供民眾測試,產品行銷部經理鄧麗香曾經目睹,80多歲的老人,AGE值是20多歲,代表他身體十分健康。
鄧麗香說,常吃燒烤、甜食的人,AGE值往往偏高,而常吃低溫、慢煮食物的人,AGE值較低,而運動、睡眠充足、少吃油炸食物,也能減少累積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