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伊格言的行動藝術 :《零地點》反省文明本質

台灣第一部核災預言小說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3-10-28

瀏覽數 12,250+

伊格言的行動藝術 :《零地點》反省文明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核四究竟何時商轉?還有三個未知數。一是台電的進度是否如實;二是核四公投案仍在立法院僵持不下;第三是安檢是否取信於全民。就在這些問題懸而未決、新聞熱潮轉移的時刻,作家伊格言日前出版新作《零地點》,以小說預言:萬一核四商轉後發生事故後的台灣會是怎麼樣?以小說創作做為行動藝術,表達反核立場。

1977年出生的伊格言,是文壇出色的六年級生,之前的作品已在國際展露頭角。2007年與獲得曼氏亞洲文學獎(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提名,中國諾貝爾獎作家莫言也名在此列 ,並獲選台灣十大潛力人物。2008年獲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提名。

不過,這次伊格言進行的是一項新的實驗。伊格言表示,過去的作品如《噬夢人》是科幻小說,是以文學隱喻的方式呈現現實。然而,這次的《零地點》則要非常貼近現實地寫,許多政治人物、名嘴都被寫入故事,他形容:「只是在離地三公分高度。」

與一般認知小說為「純虛構」不同,在《零地點》當中,是部份建立在真實基礎的書寫,為此,他下了不少功夫。除了閱讀所有相關的媒體報導,曾就讀台北大學醫學系的他,表示自己的理科成績素來不錯,還去圖書館借閱核工系的教科書《核能工程技術導論》自修,甚至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一位匿名的「深喉嚨」做為核電廠運作之消息來源。是否是台電的工程師?伊格言表示:「必須保密」。

伊格言表示,這本小說希望反省的「文明」的本質,文明原本是善惡並存,如核電原始於戰爭遺續,遂後轉換為一場新能源和平利用的美麗夢想,然而,事實證明人類已經過度自信,因為那不是人類所能精準掌控的事物。

伊格言對這本書的定位不只是一本小說,而是一種「與現實對撞」的行動藝術。他想知道,而把這本書放在市場上、讀者的反應,可以進行什麼樣的擾動?無論是寫作者、讀者、甚至訪問的記者、台電公司、總統、行政院長,都可能參與其中,都是行動藝術的一部份。

寫這樣的一本作品,難度為何?伊格言說,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時間。「我在跟台電拚進度,必須趕在台電裝填核四燃料棒,讓生米煮成熟飯之前完成這本書,才來得及喊停。」

(圖片提供∕麥田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