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住的家、上班待的辦公大樓,或是車站、賣場等建築,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的建築歷史幾經有數千年之久,隨著人類文明不斷成長,建築技術也持續進步,朝向結構更堅固、功能更健全等方向邁進,連同外觀也更具藝術價值。近年來資通訊技術(ITC)發展蓬勃,許多工具或物品都透過ITC讓功能更加強大,建築物也不例外,結合了ITC技術後大幅改善了人們的居住品質與環境管理掌握度,也讓智慧建築一詞走進我們的生活中。
結合資訊技術,建築節能又安全
整合資訊科技後,智慧建築可以透過網路與雲端技術共享各式資源,收集許多數位化資訊並加以分析,再透過這些分析結果主動採取各項措施,例如:自動感測人們在建築內的分布情況,進而調整大樓冷氣的運作情況,讓冷氣發揮最大功效,用最少的能源達到最舒適的冷房效果。
不論是工廠產線、辦公室大樓,或是一般住宅房屋,智慧建築都可以帶來如成本降低、居住安全等許多種效益,以辦公大樓與工廠為例,智慧建築可以有效節省用電量,也能強化建築設施的資產管理作業、延長建築物壽命,為企業省下許多營運上的成本;對在裡面工作的員工而言,智慧建築可以讓工作環境更舒適也更安全,在更高生活品質的環境下作業,也能進一步提高同仁們的工作效率。
根據國外案例統計、調查分析發現,智慧建築可以有效降低人為災害發生率達90%以上,例如:在高樓圍籬上安裝偵測器,可以在墜樓意外發生前事先預警;在智慧建築內的員工,其工作效率也提升近10%~20%;在電能耗用上,智慧建築最少可省下5%電費,建築內設備維護成本也可以減少67%,對企業營運而言,不僅能降低營運或生產製造成本,更能提升整體競爭力。
人口、綠能、高齡化,社會發展大挑戰
2013年全球總人口數突破70億,根據聯合國發表的報告指出,估計在2050年全球人口數將會達到96億,而在都市化的影響下,屆時將有超過60%的地球總人口數集中在全球各大都市中,如中國上海、美國紐約等地區,龐大的人口壓力,建築物要邁向智慧化發展,才能讓結構與功能性都更強,以支撐起高密度的人口數為「住」的需求,且不論是一般住宅、廠辦大樓等都是如此。
有人活動,就會有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的碳排量導致許多環保問題,因此地球村的各國都努力在節能減碳的實施上,設法降低能耗與碳排放等問題。在智慧建築方面,由於能自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能源配置,減少電能等資源浪費,因此有效降低整體碳排量,例如有許多國家都積極將一般建築轉化為智慧建築,從各個角度來降低能源消耗量。
以美國為例,為了提升建築節能與環保效果,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各地州政府協商,以智慧建築作為主要公共建設的設施,從國家的角度推動,也可以讓後續民間單位有依循的方向與目標。
人類社會另一個挑戰,來自於高齡化的社會,人口結構不斷老化的影響下,需要照護的人口比例越來越高,且獨居老人的情況也跟著提升,因此我們也必需針對這些問題開始處理,藉由各種科技與政策,來消弭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
取得智慧標章,台灣建築新主流
在北美、歐洲與日本等較先進地區,智慧建築已經是新建案的基礎標準,智慧建築也成了都市資訊化的重要指標。許多老舊建築也不斷提升資訊整合度,讓傳統房舍也能轉變為智慧建築,特別是歷史悠久的古蹟文物,智慧建築不僅大幅提升居住品質與工作效率,也能讓科技與人文彼此間緊密結合。
相較於國外已經行之有年,台灣則是在近年才比較常聽到智慧建築等議題,而多數建案的智慧化程度,大多是著重於基礎設施與機電整合上,或追求建築銷售的附加價值,在建築智慧化層級中屬於較基礎的環節,代表台灣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
事實上,台灣早在1989年就已經有了智慧建築的觀念,但當時的法規與建築技術並不理想,執行上也不容易,到了2005年,政府將智慧化居住空間的概念,納入主要國家發展推動的政策之一;在2010年,政府則又近一步推動了智慧綠建築的發展策略,打造出對環境更友善的智慧建築。
要推廣智慧建築,台灣政府要求在2013年七月之後的公有建設中,若資金超過2億元新台幣的建案,必須要取得智慧建築標章,一方面由政府自身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這些大型建築,作為民間單位邁向智慧化建築時的參考對象。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預估,在2015年開始,符合智慧建築的房屋將會陸續問世,並於2030年達到人作合一、建築即是人的延伸等優質生活水準。
傳統建築智慧化,提升企業營運競爭力
除了新的建築物,國內外也有不少將傳統建築,透過ITC技術整合、升級成為智慧建築的案例,包含法國的羅浮宮與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都在其中。羅浮宮藉由智慧建築技術,對館內多達65,000件建築設施加以管控,當設備狀況不佳時可以預先汰換,確保館內各種設施常保最佳狀態。
而集結數千年文化精隨的故宮博物館,則開始導入智慧建築技術,讓數十年的老屋數位化,來偵測館中遊客的人數與二氧化碳濃度,並於濃度過高時自動啟動換氣機制,讓內部的遊覽品質維持在最舒適狀態,對於館藏也同樣能透過智慧建築技術帶來更多保護。
對民間企業來看,智慧建築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損耗、減少電費,並能加快員工作業效率、讓決策制定更加有效率,可幫助企業提升許多產業競爭力,這也代表著我們台灣的國家競爭力會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