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交通省在7月2日發表了2012年的國土交通白皮書。根據記載資料指出,未滿40歲的年輕人的自用住宅持有比率從1983年到2008年這25年間從42.2%減少至28.4%,約減少了14個百分比。
日本現在的空屋比率為13%,而地價是呈現停止成長的狀況,加上今後人口持續減少等問題,空屋比率將會更進一步增加。由此看來,不應該超出能力負擔購買自用住宅,而應以租債的方式才更為合理。
日本在這數十年來人民的收入也持續減少,勉為其難購買自用住宅,而欠下數千萬日元的借款並非好主意,在自己能夠輕鬆支付的能力範圍內租房,是較適合的做法。以自用住宅價格的上限來說,在法國是年收入的5倍,而在德國是年收入的8倍。日本曾一度需以年收入的20倍的價格,才能買下屬於自己的自用住宅。
「將來地價絕對會漲,現在不買將是日後的損失,」若我們身處這樣的時代,就算是超出自己的能力,也應當購買自用住宅。但許多在日本經濟泡沫時代認為土地價格會持續上漲,因而向銀行貸款購買的人,時至今日大多仍然無法還清借款,也造成財務收支不平衡的辛苦狀況。思考人生的財務收支平衡時,應該要儘可能避免以龐大金額購買自用住宅,讓自己猛地成為負債一族。其次,居住的場所一但固定之後,如果有任何其他突發狀況,將變得難以靈活應對,不夠自由。
雖然在日本如果沒有自用住宅,會有許多不方便的情況,如申請信用卡時審核較為困難。但即使考量這些因素,在現今的日本,不擁有自用住宅而以租屋的方式生活仍然較為合理。或許有許多人會想在人生的最後,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那麼,在退休之後,尋找類似避暑聖地一樣合適的房子,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文章之著作權為株式會社商業突破所有
本文章授權由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翻譯,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是株式會社商業突破授權企業,執行業務包含株式會社商業突破之著作權管理及代理銷售大前研一監製之數位學習教材,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對以上翻譯文章負完全之責 http://www.sbt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