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美金、近300萬台幣的投資能有多少回報?在台北可能只能買個停車位。今年《富比士》雜誌公布全球富豪排行榜,美國史丹佛教授恰雷頓(David Cheriton)全球排名為882名(去年960名),當年就是因為投資Google十萬美金,如今15年過後,他的獲益超過10多億美元,高達上萬倍,成為全世界最棒的投資典範。
今年62歲的恰雷頓是史丹佛資訊科學系教授,也是位成功的創業家。他與昇陽共同創辦人班道生(Andy Bechtolsheim)成立的第一家公司Granite Systems,1996年以2.2億美金賣給思科(Cisco);第二家Kealia,2004年也以1億多美元被當時的昇陽科技併購,恰雷頓早已是聲名遠播的億萬富翁教授。
1998年,還在史丹佛大學博士班的研究生布林(Sergey Brin)與佩吉(Larry Page)共同創辦Google。當時還在公司草創階段,他們想來請教恰雷頓教授創業的意見。當教授聽完他們兩人的簡報,便決定投資Google,並且當場開出一張十萬美金的支票,成為第一位天使投資人。不止如此,恰雷頓教授還引薦兩位學生給矽谷知名創投KPCB創辦人杜爾(John Doerr),後來KPCB與另一家紅杉創投共同投資Google。
恰雷頓曾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專訪時談到,當時他看到布林與佩吉的潛力,兩人與初次見面的創投高層,能夠在商業模式上對答如流,讓他印象深刻。他也認為布林比較適合做執行長,因為他的言行較為直接,企圖心強,而佩吉的個性較謹慎與內向,適合做科學家,兩人互補性強。
如果沒有教授當年的一臂之力,或許布林與佩吉的創業過程不會如此順利。而恰雷頓教授也因為這次的投資,擠身為世界富豪,成為全球最有錢的學者。不過,即使擁有龐大的財富,他仍然繼續鍾情他的實驗,始終堅守教授的崗位。
一頭黑白相間的頭髮,與隨意的牛仔褲裝扮,是恰雷頓教授給學生的形象,在史丹佛的校園中,他行事極為低調,學生們很難想像他是身價數十億的富豪,他依然開著1986年的福斯汽車,住在帕洛奧圖史丹佛大學附近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他甚至還自己理髮,為的不是省錢,而是節省時間。
恰雷頓教授曾被美國媒體評比為「十位最像窮光蛋的億萬富翁」,不過,他卻不以為意,他認為,「花錢是最浪費時間,又得不償失的活動。」
除了Google,恰雷頓教授還投資許多矽谷的新創公司,包括Vmware,發明電腦虛擬化技術,是雲端科技的基礎,該公司也是矽谷近十年來成長最快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