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月和九月,市場似乎已經養成了崩盤的壞習慣。今年夏天危機會在哪裡現身?以下五個國家,都有可能引發下一次市場崩盤:
1. 土耳其:
過去三年來,國內生産總值年增幅高達9%的土耳其,因為擁有龐大且年輕的勞動力大軍,地處歐亞之間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獨厚,已經成為最熱門的新興市場之一。土耳其的經濟增速不亞於中國,只是沒有得到大肆宣傳。2008年到現在,伊斯坦堡交易所市值已經成長一倍多。
不過現在土耳其經濟正在迅速放緩,主要是受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的拖累。上個季度土耳其經濟增幅降至1.7%,只有預期的一半。為尋求高回報率,境外資金曾如潮水一般湧入,而這些錢一旦撤退起來,動作恐怕一樣會很快。若土耳其崩盤促使熱錢從新興市場撤離,則將在各國市場造成劇烈震蕩。
2. 斯洛維尼亞:
這個曾是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的原共産主義國家,在宣佈主權獨立後馬上迅速發展,並且加入了歐元區。如今,斯洛維尼亞所面臨的問題和歐元區其他小國,像是愛爾蘭、賽浦路斯和葡萄牙大同小異。 資金湧入,造成房地産市場和信貸泡沫,如今這些泡沫都已破滅,所有人都在為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而爭執不休。銀行不良貸款率在20%以上,這些銀行早晚必須得到某種方式的救助。
斯洛維尼亞人將不得不自己埋單,銀行將承受巨大的損失。如果斯洛維尼亞的儲戶也遭到賽浦路斯儲戶同樣的待遇,那麼可能會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引發銀行擠兌,全球的每一個市場都將經歷恐慌。
3. 德國:
被譽為「歐洲大力士」,是「救助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強國德國,在遍佈歐洲的經濟衰退的打擊下,經濟增長正在迅速減緩。德國總理今年九月選舉,自歐元區危機爆發以來,沒有哪一個主要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再度當選。投資人一直希望德國領導人能夠把歐元區維繫在一起,如果投資者認為大選過後德國政局會進入僵持狀態,那麼市場會陷入恐慌。
4. 敘利亞:
內戰已經拖了兩年,如今仍見不到結束的跡象。但當阿薩德(Assad)政權倒台時,戰爭的最後階段可能會非常麻煩。多年來,敘利亞同其鄰國一樣,都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尋找着化學武器。
如果戰爭最後階段出現大屠殺,或是大範圍平民傷亡等十分殘酷的局面,那麼外部力量或許無法坐視不理,只得介入。中東地區一旦陷入軍事衝突,都只會讓市場下跌。
5. 義大利:
溫和派的Enrico Letta當選義大利新總理的消息一直被市場視為利多。米蘭證交所為此大幅走高,而債券收益率則有所下降。
Letta立場溫和、支持改革,而且是歐元的支持者。但棘手之處在於,為了讓Letta出任總理而達成的交易,使得義大利前總理Silvio Berlusconi成為了執掌義大利實權的人物,他可以隨時啟用手中的權力,而他已經漸漸轉向了反對歐元的陣營。Brlusconi可以把Letta當作經濟下滑的代罪羔羊,然後藉著反對歐元的浪潮再度上台。一旦這場遊戲浮出水面,義大利的市場將會再次大跌。
(新聞來源:《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