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鐵娘子,從1979年開始擔任英國首相長達11年的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於4月8日因腦中風過世。她強勢主導國營企業的民營化與鬆綁管制措施,致力以小政府實現經濟自由化的手腕,對其他先進國家的經濟改革帶來巨大的影響。日經新聞上連載柴契爾前首相的「我的履歷」,內容著實動人,她的記憶力和信念也令人佩服。
影子內閣成支撐柴契爾的改革良方
一般在野黨才會組成影子內閣,但她卻延攬倫敦大學教授為領袖,然後集合七、八位30至35歲服務於英國一流企業的年輕人,例如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的菁英。每週三必定空出時間出席會議,會議中會將自己提出的政策,在英國各地被接受的情形、如何能夠更被接納、政策的內容等等,讓成員調查後在會議上討論。我也曾以日英關係為題參加過一次會議,深感其獨特。
相對之下,日本安部首相則是延攬年邁的顧問,召開臨時會議或委員會以進行討論。柴契爾夫人會將七名以上優秀的常設年輕政治家集合起來,在個人辦公房內進行為期一週的討論,讓這群年輕人對自己的政策說帖是否適當等等暢所欲言,然後做出結論。這樣的做法發揮強力功效,成為支撐柴契爾夫人改革的良方。
另一方面,她是個完全的小政府論者,也曾擔任經濟戰略研究所的副所長,長達十年以上。而且她抱持著根治英國病的強烈信念而奮鬥,這與時時在意輿論或朝日新聞評論的日本政治家比起來,實有天壤之別。因此,就算引起產業或城鎮崩潰或是招致怨懟,她也絲亳沒有動搖。曾有一段時期因為改革速度太快引起反對,導致其人氣急速下滑。當時正好阿根廷開始進攻福克蘭群島,她自始至終展現強硬態度。
當時安德烈王子也從軍擔任直昇機駕駛,因報導而廣為人知。最後,她並沒有被罷免下台。其後,她斡旋於戈巴契夫與雷根之間,最後促成冷戰結束。由此可以看出,她心中始終抱持著與自己信念相合的傑出想像力。
柴契爾改革七大要點 打造當代英國雛型
過去小泉首相也曾提倡小政府,但郵政改革在選舉結束後只進行一半就跟著停了下來,反向走回公營化。
持續改革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在BBC的柴契爾前首相追悼節目中,勞動黨人士口出惡言咒罵。改革無論如何總會招致怨懟。柴契爾改革的重點是民營化、財政、稅制、放寬管制、金融政策、社會保障、以及工會。特別是將所得稅率由83%降至40%,是個令人激賞的政策。將倫敦市打造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也被納入其金融政策。在溫布敦效應的影響下若無這一連串的改革,現在的英國或已被排除在主要國家之外。若沒有她的改革,衰退可能持續、經濟可能完全失去活力、金融業也無以發展。
附帶一提,目前大家擔心英國或許面臨第三次景氣谷底。英國政府延攬拿大央行總裁卡尼擔任英格蘭銀行總裁。經濟成長率持續下降,失業率雖然不如柴契爾時代接近20%那樣高,但仍舊上升到了8%,就提振景氣來說並不是件好事。不過,因為不與歐盟使用共通貨幣,貨幣政策的操作相對容易。
我認為,不只是英國人,全世界都應該對曾經出現她這樣一位有智慧的政治家心存感謝。特別是雷根與柴契爾在經濟改革上想法雷同,揭櫫小政府理念,且同時徹底廢除管制。
日本尚未走到柴契爾革命的入口,仍處於等同於英國在柴契爾革命前的階段。一心朝著大政府前進。
日本政治家中,恐怕無人真能瞭解柴契爾改革的精髓。日本政治家要理解柴契爾應該很困難。恐怕至少要花個十年工夫研究才行。
────────────────────────────────────────────────────
以上文章之著作權為株式會社商業突破所有,原文網址出處為http://www.lt-empower.com/koblog/
本文章授權由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翻譯,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是株式會社商業突破授權企業,執行業務包含株式會社商業突破之著作權管理及代理銷售大前研一監製之數位學習教材,台灣戰略突破股份有限公司對以上翻譯文章負完全之責 http://www.sbt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