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企業抱怨缺工、年輕人求職不順的新聞屢見不鮮,針對「學用失衡」的難題,愈來愈多企業開始與學校合作,嘗試彌補兩造之間的落差。悶熱潮濕的五月天,國內空調產品領導廠商「和泰興業」在復興北路的自家辦公室,與剛獲選「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勤益科技大學,一起簽訂了一項產學合作備忘錄。
準備過50歲生日的和泰興業,20年來靠著代理日系品牌「大金」(DAIKIN),在台灣市場打下穩固的領導地位。繼2011年跟東南科技大學合作建置「冷凍空調研訓中心」後,最近找上勤益科大建立中部地區的冷凍空調人才訓練基地。合作內容除了捐贈最新設備,供學生實作課程的使用與操作,也會派駐人員進入校園,負責現場指導及往後的設備維護,強化教學效果。公司另外還提供獎學金及實習職缺,讓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和泰興業上班。
會找上勤益科大不是沒有理由的,該校不但是大台中地區唯一獲得典範科大補助的技職院校,歷來產學合作對象將近200家企業,未來還打算開辦「工具機學院」,就近服務中部一帶的精密機械產業。
除此,勤益科大還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冷凍空調人才供應地,每年有多達150人左右的冷凍空調與能源系應屆畢業生,系友遍及中南部相關產業及工會組織,足以跟北部的台北科大及東南科大相互輝映,往後校方還打算跟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合作開班授課,孕育南部的冷凍空調人才。勤益科大工學院院長駱文傑分析,冷凍空調業長年處於「事求人」的狀態,相關科系畢業生入行起薪約2萬6千元,擁有丙級證照可跳到3萬元,若考取乙級證照更有3萬5千元的待遇,值得年輕人投入。
和泰興業技術總監張裕成解釋,公司攜手勤益科大是希望加速年輕人才的培育與上手速度,抒解業界多年的缺工旱象,「冷凍空調不只是冰箱跟冷氣這兩種家電,任何關於溫濕度與氣流控制的環境工程,都用得上這門技術,從一般人的生活到產業界的需求都很大!」然而,冷凍空調科系的設備投資不斐、器材費用也高、還有檢定場所及訓練師資的不足,亟需業界伸出援手。
身為現任的台灣冷凍空調協會理事長,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便以身作則,實際投入產學合作,希望發揮龍頭品牌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企業響應、提撥資源與工作職缺,跟學界一起打造年輕人的未來。
與其抱怨年輕人難用、學校教學內容脫節,不如直接著手打造人才,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重要的一環。
(圖片提供∕和泰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