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外電〉中國18大後,何去何從?

鄭婷方
user

鄭婷方

2012-12-13

瀏覽數 8,150+

外電〉中國18大後,何去何從?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當中國經歷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領導人換屆選舉不到一個月內,下任總理李克強就發表了一席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的講話,引發熱議。《經濟學人》觀察如果將李克強的發言總結成四個字,那就是「改革,改革」,六個字則是「改革,改革,改革」。也就是說「改革」是新一屆領導人最關注的事。

李克強現為國家副總理,必須等明年三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才正式就任總理。不過事實上,中共已授予他總理職權。即將離任的溫家寶總理,在本月月初已經從中央政治局卸任,沒實權了。《經濟學人》指出11月20日,他在泰國訪問期間,曾對一群中國留學生說,希望人民能夠忘記他。當溫家寶總理整個家族在任期獲得巨大財富被《紐約時報》報導之後,他自然希望低調離職。

雖然國家領導人的徹底更替,在形式上仍要等全國人大會議正式批准,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重大決定,要等到人大會議召開時才能確定下來。中共新一任總書記—習近平,成為中共未來領導的第二天,猛烈抨擊了中國高層存在的腐敗問題,習近平說,「腐敗行為是近幾年來民眾憤怒、社會不安和政權更替」的原因。

最讓人議論紛紛是李克強帶有改革色彩的談話。他告訴官員們,未來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將不斷攀升,因此,豐富廉價勞動力的「人口紅利」難以為繼,要讓中國經濟繁榮發展,必須依靠「改革紅利」。李克強說,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階段,必須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李克強曾表示過需對中國的戶口制度進行改革。李克強也曾提到對土地管理的改革,這與常被地方官員侵犯的農民土地權有關。

多年來,中國官員都在討論實施這些改革的必要性,但進展卻緩慢。但是,李克強和中國新聞報導對這些改革大力關注,甚至有人將李克強的講話與1992年鄧小平因經濟停滯不前而重啟改革的壯舉相提並論。

但《經濟學人》較為悲觀,主要因為在1990年代,當時鄧小平更有權勢,影響力也更大,能夠在黨內保守派的反對下強勢推行他的措施。沒人覺得李克強能再現鄧小平當年的輝煌,而新一屆政治局的七位常委有多少人會支持他也不清楚。《經濟學人》認為,李克強和習近平在黨內的忠誠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後續改革動態,值得關注。

圖文資料來源:《經濟學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