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道關懷突破同溫層 讓各行業看見工人大小事

32歲林立青一鳴驚人 《做工的人》躍居暢銷書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7-04-28

瀏覽數 43,750+

人道關懷突破同溫層 讓各行業看見工人大小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5月號雜誌 別讓捷運便劫運!

你是否發現,近來某些卡車與貨車的擋風玻璃前,竟紛紛放上一本書,不少工人、司機一有空檔,就拿起來翻閱?

這本書就是由林立青撰寫的《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是林立青第一本書。今年32歲的他,父母在市場裡擺攤,私立技職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一直在工地擔任監工,和現場工人們稱兄道弟,下班後常一起吃小吃、修腳皮。這樣的經歷讓林立青能以平視的角度,書寫工地八嘎囧(八家將)、工地外勞、工地大嫂……,所有關於工地的一切。

經典文學到少女漫畫都愛看

動人內容配上平實筆調,為清冷的書市掀起漣漪。2月中上市,已盤據各大書籍排行榜,博客來社會類書籍第一名,至4月初,累計印製量3萬本。作家張大春稱讚《做工的人》非常好看,不少名家也為書作評。

初出茅廬,就掛上「暢銷作家」名號,林立青不掩快樂。他開始知道,臉書發文在獲得5000個讚後,不會再主動通知;媽媽天天在家注意書籍排行榜動態,排行榜一度贏過《被討厭的勇氣》時,成了家中大事。

而最令人高興的,是他終於能沒有顧忌的買書回家。媽媽、妹妹和他同是愛書人,光是一本《孽子》,家中就有一模一樣的共三本,「你相信嗎?我媽一個市場攤販,還買黑格爾、榮格來看,」林立青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小小的家塞了太多書,媽媽受不了就下達了買書禁令,直到這次自己的書大賣,禁令才得以解除。

林立青從小涉獵廣泛書籍,從大部頭的經典文學作品到少女漫畫,什麼都看,上一秒才跟你聊托爾斯泰的《復活》,下一秒又能轉到日本經典漫畫《夢幻遊戲》。雖然他嘴硬說著買文學書是「裝逼」(網路用語,意指假裝自己很厲害),寫作養分卻在不經意間積蓄。

「林立青絕對不是突然蹦出來的作家,他從小就一直閱讀,所有作品都在他的生命裡一直累積,當他開始用文字講故事,能量就出來了,」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朱亞君去年閱讀到林立青臉書上的文章〈八嘎囧世代〉,便找上了他。她更在林立青懷疑這樣的作品是否有人要看時,說服他一定要寫下去。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朱亞君果然沒看走眼。林立青2016年10月中開始書寫,下班後就窩在房間,配罐沙士,急迫敲下9萬多字的憤怒、能量與生命經驗,在11月底,交出比原定篇幅還多出30%的文字。

朱亞君認為,《做工的人》的特殊,在於有別田野調查、採訪式的筆法,由一個擁有「主場優勢」、親自踩在工地工作的作者,寫下所見所聞,並以不帶價值判斷,卻又飽含人道關懷的筆觸,成功突破各個同溫層。

真誠中帶點世故 感動人心

朱亞君形容,林立青是「真誠中帶點世故」,「但那不是奸巧的世故,他在工地混了十年,必須調和大哥、大姐的工作,這練出他一點點的世故,」她強調。

這本書已成功打入各階層。林立青常收到「謝謝你,我的家人是做工的,期待被看見很久了」等類似訊息。企業老闆們對這本書也有反應,而林立青的老闆不僅自掏腰包買書送朋友,也百分百贊同工人的故事應該被看到。

林立青坦承,寫書過程中,許多工人心存懷疑,總說:「寫了又能改變什麼?」「的確沒辦法立即解決問題,但大家至少會討論,標籤會少一點,」面對質疑,林立青不厭其煩解釋寫作初衷。他舉例,工人為了提神,毒不能碰,因此有了嚼檳榔與調酒文化,不明就裡的人輕易說出「傷身的東西不要吃」,但林立青看到的則是:「能不能想想工人為什麼非得要吃檳榔?是不是太累?」

寫書,就是要挑戰可怕的刻板印象。例如,人們會說,政治人物愛貪汙、軍公教都是米蟲、工人都沒教養,但這樣簡化問題卻是很有問題的。「我喜歡挑戰標籤,把它一張張撕下來,」林立青說。

這本書中也有部分文章引來負評。〈罰單〉一文,描述工地、工人被公家單位開單的情形,引來激烈論戰。有人說,這是在煽動階級對立,林立青聽了大笑,說有討論就是好事,「托爾斯泰70歲有人這樣講他,我才30多歲就有此稱號,代表我反映真實,是無比的尊榮。」

目前林立青已簽下第二本書約,計畫聚焦工地裡的外籍配偶。新書又會帶來何種感動?令人期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