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新創出海為何這麼難?新調查顯示新創營收僅16%來自海外

傅莞淇
user

傅莞淇

2025-07-14

瀏覽數 50+

2025台英美創投論壇。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2025台英美創投論壇。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人工智慧(AI)加速一切的時代,台灣也正投注更多資源,尋找下一隻新創獨角獸。國際市場佈局能力是規模化關鍵,選定市場有何技巧?台灣可以如何加強與創投特別重視的美國市場之間的連結?《2025台灣新創出海大調查》分析解密。

人工智慧熱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投資熱度延燒,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宣稱這是創業的最佳良機。台灣創業者可以如何把握時勢,進軍國際舞台?

11日舉辦的《2025台英美創投論壇》上,領導《2025台灣新創出海大調查》研究的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依縈指出,出海對台灣新創來說至關重要,卻也不易。以深度訪談搭配實證數據,對現況進行痛點分析,助力優化本地新創生態系,是這份歷時兩年的研究的初衷及目標。

本地市場規模有限,放眼國際市場是新創邁向規模化的關鍵,也是爭取海內外創投青睞的基礎。但從資金到人脈,地區市場需求以及合規成本,再到跨文化溝通的技巧,處處皆是挑戰。

這份研究普查約300家台灣新創,公司成立年數平均4.1年。發現其中57%已開始拓展國際市場,但也表示超過4成仍然完全在台灣營運。從海外營收占比觀察,整體平均只有16%營收來自海外,超過一半(51%)受訪者的海外營收仍掛零。

從創投角度觀之,吳依縈對《遠見》表示,「我們訪談的(20家)創投中,百分之百都表示,新創出海的能力與潛力非常重要,是評估的重要指標。但還是有不少新創沒有出海的規劃。」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依縈。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依縈。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在目標市場設定上,最受新創青睞的前三大海外市場分別是日本(33.1%)、美國(25.3%)與中國(22.3%)。

創投們則更看重美國市場,超過一半(55%)受訪者將美國視為首要市場;當地市場規模以及新科技的發展潛力,是關鍵原因。但也有35%創投業者指出,理想目標市場會因產品服務、產業特性而有不同。

對此,吳依縈指出,目標市場調查是新創要做好的基礎功課。這包括理解市場需求、競爭者的數量與動態,進而釐清自己進入市場的區隔性優勢何在,切勿盲目跟風。

吳依縈解釋,無論是什麼樣的服務與產品,「你很難是第一個。」但已經有哪些業者提供類似的服務,其他人是怎麼做的,自己的優勢與差異性何在,這些都是評估目標市場的基本要素。

日本常因地理距離近、文化相近,再加上政府挹注資源等誘因,被設定為海外首站。但不少受訪新創缺乏完整規劃,對當地市場需求與競者的分析不足確實,限制了落地成功率。

比起外語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更是痛點

除了市場需求、競者分析,新創出海的商業模式還包括銷售通路布局、定價策略、成本結構,及產品調整幅度等面向。對此,吳依縈建議要評估商模的本地化能力,並積極尋找通路夥伴。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另一種新創出海需要的人才,是有跨境工作經驗的實戰型人才。尤其是有經營海外通路夥伴、協商合約等經驗者。

海外留學經歷與外語能力相對較不重要,但「跨文化溝通能力」相當關鍵。吳依縈解釋,光是會講英文是不夠的,必須能用英文自信地溝通自己的產品優勢,且掌握當地的社交文化習慣,可能包括正式會議場合以外的酒會交際。這常是台灣教育背景下的工程師們比較吃虧的一塊。

研究亦指出,創業初期便有出海規劃,尤其是同時布局多個海外市場的新創,展現出更高的國際布局、規劃能力,績效會比聚焦單一海外市場者更佳。

左起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依縈、Volution Ventures執行合夥人James Codling、Leonis Capital創辦人Jay Zhao。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左起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依縈、Volution Ventures執行合夥人James Codling、Leonis Capital創辦人Jay Zhao。台英美創投論壇提供

矽谷台僑多但創業者社群尚未成形

創投資金及創業者都高度集中的矽谷,是台灣新創嚮往而又競爭激烈的頂級戰場。親身耕耘英、美新創網絡的吳依縈觀察,在矽谷的台灣新創多為移民二代,或求學後留下來創業者,從台灣出發並成功站穩腳步的創業者很少。

對此,她認為,一個以台灣創業者為核心的支持網絡,會很有幫助。吳依縈舉例,在矽谷的印度社群互助力度很強,「只要有一個印度本土來的新創,他們就會很樂意幫忙介紹當地的資源。」

矽谷台僑不少,但針對創業者提供支援、引介的社群還不夠活躍。國發會年初在矽谷成立Startup Island TAIWAN的第二個海外基地,有機會成為當地新創社群的一個實體基礎。

吳依縈指出,這不僅可幫助前進美國的台灣新創熟悉生態環境,也能增加台僑創辦人與台灣的交流機會,讓台灣成為他們拓展亞洲市場的首個立足點,甚至是與台灣製造業合作生產實體產品。

參與協辦的中華開發資本管理顧問公司副總經理郭大經在論壇中表示,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習慣把國際當作自己的目標市場,過往亦有筆電等成功案例。期望新創們不只想著存活,而能有顛覆現狀的野心,布局全球市場。

台新創投總經理林宇聲則表示,台灣新創出海不是選擇題,而是申論題。不只講求技術或銷售能力,如何辨識、強化自己的優勢,並在多變的局勢中調整因應,也考驗企業洞察先機的能力。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