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新南向絕對值得耕耘 企業、民間一起動起來

專訪行政院政務委員 鄧振中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7-04-19

瀏覽數 8,100+

新南向絕對值得耕耘 企業、民間一起動起來
 

本文出自新南向起跑 18國商機滾滾來

2016年12月14日,行政院核定《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共18頁、1萬936字的《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針對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鏈結四大面向,合計2017年19部會提報各項計畫,預算達台幣42億元。

負責統整新南向政策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透露,新政府上台後,花了一些時間整合各部會、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在東南亞與南亞各國的運作情形,努力尋找正確的施力點。

新的優勢都在台灣身邊

他強調,過往台灣與東南亞各國已有很多合作,只是各部門彼此不了解,往往各做各的。但新政府的政策,是希望統整各部會的步伐,暢通資訊管道,建立良好協調機制,避免施政資源重複浪費。對目標18國來說,若各部會單獨洽談合作,「力量就散掉了。」若能整合醫療、農業、基礎建設、科技系統等領域,台灣有極大優勢和這些國家合作。

鄧振中解釋,新南向的「新」,代表台灣與東南亞及南亞各新興國家的互動,必須走出新模式。

「現在的新南向,不只是去做生意而已,因為即便是做生意,也該有新的方法,」鄧振中強調。

他表示,以往台商往南向發展,第一種是將產品賣到東南亞,第二種是去投資,利用當地低廉工資生產價格具競爭力的產品。然而,隨著新興市場經濟崛起,這些做法勢必調整。

「新的優勢就在我們身邊,」鄧振中指出,比如物聯網、智慧城市,包含交通、醫療、資安設備等,以台灣資通訊產業當靠山,能助於生活便利、現代化城市需要的設備,都是台灣出口的重要項目。

例如「基礎建設工程合作與系統整合輸出」便是一例。政府已選定智慧型交通運輸ETC、都會捷運、環保工程、電廠及石化整廠等五個領域,整合國內相關業者組成輸出團隊,預計2017年要爭取ETC國際輸出顧問諮詢服務至少一件、捷運營運維管或電子票證等顧問諮詢服務一件(或以上)、環境保護資源工程產業海外建案或拓點一件等。

「讓他們來看看我們的國道ETC,坐一趟公車、捷運,上醫院了解怎麼做遠端醫療,就知道我們的管理系統有多厲害,」他說。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又如,印尼是多島之國,各島之間的電力配送就是個大問題,台灣有穩定發電、供電、配電的經驗,正符合印尼發展需求。

還有石化產業。東南亞國家有油和天然氣資源,卻沒有發展出好的石化產業。反觀台灣,從原油煉出汽油,到一層一層裂解,可做出乙烯、丙烯,再發展下游製成塑膠原料,抽紗、織布等一條龍,有助於新南向目標國的產業發展。

推動中小企業合作 深耕三種人

推動中小企業合作也是重點。經濟部針對新南向提出台幣15.3億元預算,將大部分運用在協助我國中小企業拓展新南向,包含參展、拓銷活動等。

經貿與產業外,此次新南向對「人」的深耕亦為重點。針對學生、職業技術人員、觀光客,著力甚多。首先是學生。教育部對於東南亞國家,過往焦點多放在僑生,對外籍生的施力不多,此次新南向將擴增台灣獎學金、華語文獎學金、短期研究獎學金等,吸引各國指標性優秀學子來台留學或研修。未來他們學成回國,也代表台灣力量的延伸。

當然,新南向也反向鼓勵台灣學生留學東協及南亞,將擴大辦理赴東協及南亞地區實習之「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每年選送公費、研修或實習獎學金生赴新南向國家至少200名。

第二種是技術人員。像是客製化的產業專班,讓新南向目標國的人才能到台灣接受教育訓練,協助台商培養該國在地人才。2017年底前希望能辦理新南向外國學生產學合作專班訂為1600人,外國青年短期技術訓練班達200人,培訓新南向專業技術師資短期訓練班達200人。

第三種是觀光客。政府將加速推動東協十國及南亞六國免簽、穆斯林友善環境等。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汶萊等國,皆已提供30天免簽證,去年泰國來台人次大增57.3%,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也分別成長34.3%、23.9%、10.0%及6.2%,「顯然效益已看得到,」鄧振中說。

部分輿論擔心政府押寶新南向,會不會把新南向18國看得太重要?「這塊地一定值得耕耘,」鄧振中堅定地說,現在每天翻開報紙,都有新南向新聞,企業和民間一起動起來,已是成功關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