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部長領軍,查稅用愛心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1-08-15

瀏覽數 14,900+

部長領軍,查稅用愛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9月號雜誌 第063期遠見雜誌

數年前一位記者當眾問財政部長,果菜承銷人抗稅事件應該如何處理,素以能言善道聞名的部長直視這位記者數秒鐘,默不作聲,無可奈何之狀畢露。

逃漏稅、乃至公然抗稅、或是稅制上的不公平,長久以來形如財金主管當局的「痛腳」,稅捐機關查緝逃漏稅,也常常是「做了再說」或是「做了也不說」。但自去年王建瑄出掌財政部以來,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不但聲勢浩大,動見觀瞻,引發的反應也非常兩極化。

政大財稅系教授林全分析,去年王建瑄企圖取消軍人、中小學教員所得免稅的稅制改革受挫,成了加強查緝逃漏稅的轉捩點。

一時之間活潑可愛的「大捕頭」處處可見,「假華僑真逃稅」、「愛心查稅」等新名詞紛紛出籠。今年七月下旬,財政部「遏止逃漏維護租稅公平作業」專案交出可觀的成績單,執行九個月以來,補稅、罰款金額可望超過一百億元(見六二頁表一),其中補稅金額高達五十三億元,比過去歷年平均的二十億元多出將近兩倍(見六二頁表二)。

王建瑄風格

綜合多位熟悉稅務人士的看法,一年來財政部查稅行動特色在於:濃厚的王建瑄個人風格、強調「愛心查稅」,以及統合領導、擴大宣傳等強勢作為。

新上任的賦稅署長侯伯烈實務經驗豐富,形容過去查稅有如「八仙過海」,由各稅捐稽徵機關各顯神通。現在是財政部統籌運作,查稅層面廣,而且結合了各方力量一起辦事。

王建瑄親自領軍,擔任「稅政改革推動小組」總召集人,稅捐機關也忙得人仰馬翻,財政部人員每每笑稱王建瑄是「7-eleven」部長--上班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正向下散發感染力,有的稅務員下班後另外加班四小時,去查商店有沒有漏開發票,推動小組挑燈夜戰的情形也屢見不鮮。

財政部人員透露,去年王建瑄表示要查逃漏稅,資深的稅務人員還懷疑地問「玩真的,還是玩假的?」結果因為王建瑄態度明確,選出來的十八項查稅重點多能正中要害。例如台北市國稅局追查黃金店面租金是否低報。結果才選查了一千家,就有近四成低報,補徵到一億兩千萬元稅款。自七月起又再接再厲選查五千家。而選查遺產及贈與稅是否涉及逃漏稅,列管的十九件案子竟徵得三十五億元稅款,更是查稅成績單上最引人注目的高分。

部長重視,稅捐機關的橫向聯繫也開始加強。例如常有營利事業利用稅捐機關資料不連線的弱點,故意向外縣市廠商索取收據(虛增成本)來逃漏稅捐,現在也因為稅捐機關互相通報、聯手查緝而無所遁形。整個查核作業查到利用虛開收據逃稅的營業額將近三十億元,由此還可以繼續追查營利事業所得稅、公司股東的綜合所得稅。

查稅威力強大

財政部一位常被諮詢法律意見的參事特別指出,稅務機關的嚇阻力和查稅能力成正比,查稅能力愈高,嚇阻力就愈大,藉由法務部調查局聲援查稅,金融機構配合提供資金流程,財政部查稅行動的威力展示做得相當成功。

依照稅捐稽徵法,稅捐機關必要時可以要求金融機構提供納稅人的財務資料、資金流向等,這是過去稅捐機關不輕易動用的法寶,最近在查稅行動中屢建奇功。

例如查緝逃漏遺產贈與稅、證券商虛報廣告費用,乃至仍在進行中的證券交易所得稅查緝專案,都有賴於它。使得稽徵機關查稅作業由查賬進入查資金流程階段,除非逃漏稅者完全使用現金,否則很難不露出馬腳。

賦稅署副署長何國華則指出,以前稽徵機關約談納稅人,常吃閉門羹,但自從調查局加入辦案後,納稅人配合意願已經明顯提高,說話姿態比較低,而某些案情複雜、牽連廣泛的案件,如涉及證券交易、農地買賣的「人頭」案,需要布線廣密才能偵查,調查局在這方面提供的協助尤多。

最近稅、調單位聯手追查假借人頭買賣農地,來逃避遺產贈與稅、土地增值稅案件,除了一舉徵得十五億元稅款和罰款外,農委會主任委員余玉賢也特別打電話給王建瑄,要求提供假農民資料抓假農民,電話另一端王建瑄欣然點頭。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向裡面擠擠擠

查稅公開化是財政部這次查稅的新特色,和過去「靜靜吃三碗公」的情況有天壤之別。

最明顯的莫過於財政部本部查稅主力賦稅署稽核組過去一向只默默查稅,不和外界打交道,甚至被記者形容為「見到記者像見到鬼一樣」或是「單獨行動,像財政部的化外之民」,現在也開始出現在財政部新聞室,說明查稅進展。

而財政部除了本部常主動發布最新查稅成果統計外,還特別指示各稅捐稽徵單位,查到重大逃漏案件應主動公布,不過某些案件是否過早曝光,也引人爭議。

廣泛使用的「愛心查稅」手法,也一再隨著查稅統計資料搬上媒體版面,幾乎已經發展成一套標準模式:「要查稅了,已經查到幾家了,趕快補報,有若干家補報了,補稅金額已經……。」實際行動與心戰喊話夾雜,稅捐稽徵單位彷彿連連綿綿,織出一片密密麻麻的補稅之網,完全符合王建瑄所說「我們的策略就是不斷向裡面擠、擠、擠」。

企業界私下的反應卻是反感居多,針對財政部長王建既強調「愛心查稅」,又常說「該徵的稅一毛錢也不少徵」,一位財務顧問乾脆回嘴說:「可是他認為所有的稅都是該徵的。」似乎愛心並不能化解徵納雙方長久以來的不信任。

更遭到議論的是查稅行動背後強烈的道德判斷,有人為王建瑄的道德勇氣喝采;有人認為他把道德標準放在法律之上,是查稅行動最大的遺感。

黑手黨和阻街女郎

小平頭、說話鏗鏘有力、常握緊雙拳要打擊不公平,是王建瑄多年的形象,查稅更彰顯出他一貫的理念。鼓勵稅務人員積極查緝逃漏稅,王建瑄最喜歡講「黑手黨」和「阻街女郎」的故事。

一個故事是說美國黑手黨人常常殺人越貨,政府苦於抓不到證據,可是眼見黑手黨人住華廈、開名貴轎車、享受高級生活,如果黑手黨人不能合理交代資產的來源就要運用所謂「資產淨值法」課他們所得稅。

另一個故事是有阻街女郎在街上遊蕩,準備拉客,不負責任的警察會認為沒有其憑實據不能處罰,但是負責任的警察至少會用「妨害交通」的名義給她開張罰單。

也因此,運用僑外資身分享受租稅減免的租稅規畫行之多年,卻被財政部裁定為「假華僑真逃稅」,未上市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淨值應否依市價計算,徵納雙方也展開一場攻防戰,到現在狀況還不明朗。有感於查稅行動雷厲風行的企業界也表示,政府政策不延續,使企業不安定感加深。

而王建瑄把自己名下的緝私獎金六百萬元全數移來激勵士氣、論功行賞,財政部內也編列六千二百萬元稅務獎勵金,再加上既有的查稅罰鍰獎勵,有人擔心財政部正塑造出一種搶功、「先核定補稅」再說的查稅文化,日後納稅人告上行政法院的官司會有得打,對政府執行公權力的品質也是一大考驗。

部內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分析,財政部查稅,面對的是「一個積非成是,民眾習慣政府說了不做的大環境」,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刀瀾斧改革,爭議自然多。

中興大學財稅系教授黃世鑫則明確指出,這一波查稅行動凸顯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借重會計師幫忙查賬、資產淨值法如何使用、建立標準查稅作業程序、不適用法令應加速修法等。

卻也有人從重重問題中看出希望來--一方面是強勢院長加上強勢部長的組合,以及輿論的支持;一方面是向積非成是的習性挑戰。如何在角力戰中,把凸顯出來的問題轉化為改革的助力,稅政、稅制改革雙管齊下,建立合理租稅環境,是對租稅改革者智慧的挑戰。

飄風不終日,租稅改革本來就是長期工程,接下來還有好長的路要繼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