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業的產值高,加上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食品、農業學群逆勢成長,許多學生選擇相關科系就讀。
「食品、農業具專業性,只要有人、有嘴巴,食品系一定會在,」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技系系主任林盈君指出,受到食安影響,現今食品相關科系極看重食品安全和分析課程,會教導學生控管原物料、產銷履歷、品質管理、食品分析等專業,確保食品安全。其他核心課程則包括食品加工和化學、食品微生物和生物技術,以及食品行銷及管理等。
農業科系部分,隨著人們愈來愈重視健康、養生,也教導學生有機耕作栽培、無毒耕作,以及營養作物育種。
為了和實務接軌,各校均會安排產學合作和實習,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技系甚至和在地產業結合,提出「試量產」計畫,「系上有接近工廠的設備,也與台南的產業合作交流,共同研發產品,有好結果就能量產,」林盈君說。
此外,目前台灣食品、農業的技術均較中國大陸、香港、東南亞國家進步,因此人才相當搶手。
考公職、做研究外 業界出路多
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楊智偉舉例,台灣的烘焙水準較香港優,香港對天然酵母幾乎沒概念,台灣帶過去後,讓他們眼睛一亮。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系主任柯耀筆則指出,中國大陸沒有正統的食品科系,大部分依附在化學、生物等科系下,「所以中國大陸需要的人才特別多,台商也要台幹,這都是機會。」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除了持續創造蘭花奇蹟,培育出春石斛等新品種,學生也能在實驗室跟著老師實習。系上許多陸生來台後,學習許多未接觸過的技術、品種。
食品、農業學群的學生具備專業,進入門檻高。林盈君提到,食品技師很熱門,但牽涉檢驗、分析的工作,其實學生都能跨領域,例如擔任藥品、化妝品檢測。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除了報考公職、從事研究工作外,也能根據所學,到景觀公司、食品加工廠、休閒農場等領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