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劉志成說,一個優質的工程師樂於面對問題與困難,從中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你自認是這樣的人,再加上自己不討厭數學、物理、化學,就已具備就讀的良好條件。
工程產業界一直處於動態發展。就機械來說,受矚目的是3D列印、機器人、工業4.0、智慧控制;就化工來說,也開始對環境與氣候變遷有所反思,從傳統工程進展到綠色製程、綠色能源,如鋰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就土木來說,表面上看來一樣是蓋房子、做都市計畫,其實應用上整合雲端技術、生態防災、永續工程等;以材料來說,近來特別注重機能性纖維、生醫奈米微米材料、人工關節,甚至包括應用在半導體、LED的高分子材料。
劉志成說,工程、化工、土木等領域有相當多應用,台科大也開設許多學程來因應,但對學生來說,要確定興趣、立下志向,只有大學四年是不夠的。因此最重要是把核心科目扎實訓練,行有餘力再往各應用次領域多方探索,未來升學或工作時,只要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世界很大,還能發現更多樂趣。
提早了解現場施作 思考解決方案
朝陽科技大學理工學院院長鄭家齊則分析,在土木學群來說,近年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是「建築資訊建模」(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過往建築施工時,因空間複雜,管線圖和施工平面圖經常產生衝突,需要不斷變更設計;但透過BIM的軟體應用,可以將管線圖、施工平面圖以3D方式呈現,還可針對不同施作工程,分別表現給設計師與工班,有助於工程進行。
朝陽科大的營建工程系還搭配業師,以真正的現場施工圖來做模擬,讓學生提早了解現場施作會遇到的問題,並思考解決方案。
關於未來出路,鄭家齊說,土木工程一般職種主要可分為:規劃設計工程師、現場監造工程師、營建管理工程師;做規劃設計的數理底子要好,做現場監造的個性外向活潑或有領導能力較容易出頭,做營建管理工程師則需要謹慎細心。
其實,土木工程師是愈陳愈香,不會像高科技產業變化快速,容易被取代;只要待在職場上肯努力學習,累積豐富的施工或設計經驗,薪水只會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