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鎖定物聯網、機器人趨勢 加強產學合作

校園現場〉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高嘉鎂
user

高嘉鎂

2017-02-09

瀏覽數 17,350+

鎖定物聯網、機器人趨勢 加強產學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為什麼?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系主任劉志文解釋,物聯網核心技術包含感測器、網際網路、資料科學、奈米科技;而智慧機器人涵蓋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馬達等,都是屬於電機系教學研究範疇。電機系人才,可以說是扮演著引領科技進步的重要角色。

在校期間 先打開國際視野

身為引領產業的大學系所,台大電機系課程涵蓋十個教學與研究分組,為全國電機系中,涵蓋電機領域最廣的一個系。

面對高科技每五年變化一次的週期,台大電機系十分鼓勵學生跨領域選修。劉志文提及,除了培養學生具備物理、數學、程式設計等基礎,也鼓勵學生多認識電機的應用領域。

要如何培養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學生?第一是課程與時俱進,第二是在校期間要先打開國際視野。

因應物聯網與智慧機器人趨勢,台大電機系先從課程著手改革。劉志文表示,他們在105學年度成立新領域課程「資料科學與智慧網路」,內容包括機器學習、高等演算法、物聯網導論。

課程更與業界結合,包括「大學部實習專題課」,2016年開始第一年國際企業實習,將學生送到Cadence、Synoposes以及聯發科的美國分公司,實習薪水比照美國;明年將擴大舉辦。

另外開設「科技與創新設計專題」,結合設計思考和動手實作的「maker」課程,鼓勵修課學生到不同場域觀察使用者需求,發現真正有意義的問題,並以電機資訊的角度提出完整解決方案,並做出產品雛形。

近來台灣年輕人創業盛行,台大電機系也新設「技術創新與科技創業」,請來有創業經驗的業師分享經驗,最後甚至能自行創業。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具軟硬能力 更快實踐夢想

電機系的根本還是在於「人」。劉志文認為,許多人憂心機器人將取代人類,但科技進步也帶動人類文明前進,善用科技將能改善人類生活。

例如台大電機系學生組隊參加醫療機器人大賽,透過安裝在醫師頭部的陀螺儀,讓醫師藉由不同的頭部姿勢、角度來操作前端鏡頭,同時執行手術。這項創新,改善微創手術中,由醫生操作儀器、助手移動鏡頭的流程,提升成功率;最後還抱回百萬首獎。

如何實際改善人類生活?必須軟硬體能力兼備,這也是電機系的優勢。劉志文舉例,若手機只有華麗外觀、漂亮設計,卻沒有安全穩定的電池供應,產品最後只能走向失敗。電機系畢業的學生,因為懂得軟、硬體,在人生中追夢、完成夢想的機會也最大。

【需要的學生特質】

科技人必須了解人、關心人的需求,細心觀察周遭環境變化,才會有好的創新發明,讓社會受益,進而改善人類的生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