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事件使美國重新考慮對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引起香港人極大的恐慌,因為她的經濟主要是倚賴大陸的進出口貿易。
消息一傳出,美國在香港的商務部,立刻成立了一個「最惠待遇工作團」委員會,決心要為香港全力挽救中共的最惠國資格。
它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國會以及參議院的聽證會進行游說,負責人是肯約翰(John kamm)。結果在去年五月以及六月的三場聽證會中,成功地說服了所有的委員,維持住中共的最惠國資格。他們遊說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有那些地方值得借鏡?
強而有力的論點。這個遊說團指出,整個廣東省的經濟力量對中國大陸影響至巨;而香港的經濟又對廣東省舉足輕重;廢除最惠國資格,只會傷害南中國,對北方那些發生違反人權事件的地區產生不了作用。
民眾支持和一致的目標。很多香港的社團領袖,如殖民地總督、立法顧問等都曾個別懇求美國官員幫忙;還有數千個組織寫信給美國議會;獅子會以及其他服務性團體也展開陳情、建立聯絡網,並在華盛頓舉行研討會。
傳達清楚的訊息。商務部寫給國會的聲明,內容豐富、引證充足、深具權威性。而這項聲明只有一個明確的論點--為了香港,保全中共最惠國待遇。肯約翰在國會陳情的時候,也只專注在這個論題上,言辭簡單而直接,以免分散注意力。「我總是假定,每位國會議員的注意力最多不會超過五分鐘。」他說。
成功的領導。肯約翰具有強烈的動機、熱心的幹勁和熟練的交際手腕。他精於搜集證據、善用技巧、謀略,以及熟知西方人的做事規矩、方法,這都是遊說成功的原因。
傑出的演講技巧。自從聽證會準許拍照,以及美國成立了兩家有線電視台,專門報導像聽證會這樣的公共事務後,這些電台所擁有超過兩百萬名的觀眾,就經常寫信給國會議員,其影響力不可忽視。而肯約翰在聽證會上擅於掌握鏡頭,選擇不同的演說方式,做最佳的演出,深深感動了觀眾。
結構健全的後勤部隊。遊說行動一展開,商務部就發動了所有的員工配合,搜集資料、做研究、處理媒體事務、募捐經費、處理與政府的關係,以及一般雜務,功不可沒。
充足的財務支援。商務部在兩週之內就從會員、商業界、以及香港民眾募集到約九萬六千美元捐款,和不計其數的非金錢援助,使遊說工作順利進行。
整體來講,商務部遊說團的成功,在於運用了良好的公關技巧與美國政府進行交易,它致勝的七個因素值得在民主路上摸索的國家引用、學習。
(取材自Asian Advertising &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