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多面向觀察社會議題 增強論述能力

學長姐帶路7〉國會助理 林穎孟

陳品丞
user

陳品丞

2016-09-22

瀏覽數 16,800+

多面向觀察社會議題 增強論述能力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所?

林穎孟答(以下簡稱答):我大學原本是念清大人社所,進入社會學領域之後,就一直被「如何改變社會?」這個問題困擾,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大三的時候到台北參加社會運動,接觸到一些社運組織和相關領域的老師,覺得社會運動的論述很重要,大學有熱情去參與,但覺得還要再多學習,增進論述能力。

我那時候報考台大、清大、交大三間,理論部分各校差異不大,清大偏中國研究、科技社會學等,但我想要修習性別相關的課程,所以選台大。研究所怎麼選?我覺得就是看老師的專長,你想要學社會學的什麼領域,就去找符合你旨趣的研究所。

問:貴所給你的訓練對你的幫助是什麼?

答:我現在是當國會助理,因為有很多法案、議題要研究和處理,要有相關背景會比較好,而社會學本來就是一個研究社會議題的學科。議題發生的時候,社會學會有一套理論模型、一個觀察方法去分析,這個社會議題是怎麼發生的?可以用什麼角度去看事情?有社會學相關背景能讓你更容易發現政府官員沒做好的地方。

此外,社會學也要學量化資料分析和統計。我之前必須去讀一些僑委會的量化資料,如果以前沒有常常看,可能會眼花撩亂;但對學社會學的人來說就相對容易,對問題的設計較為敏感,例如,問題有沒有引導式提問?今年的問題選項和去年不同,用意是什麼?這些因素都很可能造成結果偏誤。

一連串的驗證邏輯或辯證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問: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什麼?

答:我覺得大學和碩士差很多。碩士其實是叫你自己唸書,然後在課堂上發表一套你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來驗證你的邏輯或辯證夠不夠嚴謹。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都是比較基礎的理論課程,因為這些課很扎實,會非常深入去探討理論和文本,真的有在做研究的感覺。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研究所?

答:我覺得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喜歡讀書。社會所學的非常理論,可能不見得對進業界有什麼幫助,所以要確認你是真的想鑽研學術,一旦進去就會接受嚴格訓練,千萬別因為不想出社會工作就來念社會所。

從就業優勢來看,如果未來想要從事社會運動、法政、或新聞相關領域的人,可以考慮念社會所;若只是想當個上班族,可能就不太需要。(台大社會所,2011年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