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七日,白宮當天宣佈副總統的女兒和她五個月大的兒子得了AIDS。美國總統宣稱:「這種殘酷無情、無法控制的流行性疾病一定要阻止,而且要馬上阻止。」他任命一個委員會,設法遏阻AIDS的蔓延。
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遠在五年前的一九八六年六月,美國公共衛生署就曾預測:五年內AIDS發病病例將增加十倍,接近二十七萬人;受到AIDS病毒感染的美國人也將數以百萬計。估計到一九九一年年底,感染AIDS病毒的總人數將達三百萬到四百萬,大約每七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受到感染,其他的人也都有可能傳染到這種要命的疾病。
這時,研究人員雖然已經徹底明白AIDS如何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但尚未造出預防感染的疫苗,也無法有效治療AIDS。感染此病的病人在兩年內死亡的比例高達八○%。
到了一九九一年,因AIDS死亡的人數已高達五萬四千人,遠超過一年內因車禍死亡的總人數。美國全國上下終於體認到已經面臨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
總統下令成立的AIDS特別委員會,由一位退休的最高法院法官擔任主席。但這個委員會面對AIDS的蔓延幾乎束手無策,社會各方面把絕大部份的心力與金錢都投注於研究製造疫苗以及治療藥物上,大眾卻不知應採取什麼行動以遏阻AIDS的蔓延。
委員會最後提出一套嚴厲的建議。他們指出,AIDS病毒是經由三種主要方式傳染的:即性接觸、靜脈注射、以及母親在懷孕或授乳期間傳染給小孩子。這種說法引起不少爭論。 委員會建議每一位美國居民要定期作AIDS病毒檢查,記載檢查結果的證件必須隨身拐帶。
採取強制手段
法律禁止感染AIDS的人和健康的人發生性關係。任何人把AIDS傳染給別人,一經發現,都將訴之於法。婚姻以外的性行為是違法的,並且禁止男性之間的性行為,感染AIDS的孕婦也將被迫墮胎。入境美國的每一個人必須先行隔離檢疫兩星期,然後再作檢驗。此外,並對靜脈注射毒品的毒癮者進行測驗,強迫接受治療。
在很多人看來,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一書中描寫的那種常到嚴密監視的社會已經出現了。美國已經受到AIDS的嚴密控制,全國明顯畫分為兩大陣營:受到感染的人,和擔心受到感染的人。全世界並且認為美國是一個「病夫」國家。
在總統批准這些建議之後,國會開始進行調查,希望明白為什麼一個自由的國家會被迫採取這些強制手段?發現AIDS,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而已。究竟那兒發生了差錯?
國會調查人員指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追溯到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二日,公共衛生署在當天公佈一項報告,預測五年內AIDS患者會增加二十七萬人,所以要求政府迅速採取行動,教育民眾如何預防AIDS。報告指出,除了那些危險性較高的同性戀者之外,青春期的男女、少數民族、婦女與醫療人員,也要列入主要教育對象。
偏重醫藥研究
這份報告要求政府重視教育與預防,但美國政府卻偏重醫藥研究,兩者的經費比例是一比四。有充份的證據顯示(包括一九八六年對洛杉磯地區同性戀者所作的調查報告),透過教育可以有效地說服同性戀者採取危險性較低的性行為。
即便經費如此短絀的教育計畫也引起爭論。議員們拒絕資助教育機構分發詳細說明「安全的」性行為的小冊子、對注射毒品者實施教育、並供應消過毒的針頭,以防止AIDS蔓延。
國會調查人員發現,從那時候起陸續發生了以下一連串事件,終於造成一九九一年AIDS不可收拾的情況。
患者逐年增加
一九八七年五月,科學家發明一種新的驗血方法,可以檢驗出AIDS病毒。研究人員並且發現在兩年前血中含有AIDS抗體的人,大多數事實上已帶有病毒。
一九八七年十月,研究人員發明一種新藥,能夠使AIDS病毒暫時自血液中消失,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但並無法根治,只徒然增加醫療費用。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AIDS病患人數大量增加,很多公立醫院人滿為患。
一九八八年九月,很多州政府同意為失業的AIDS病患提供醫療保險。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半數左右的州政府,要求醫生呈報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的名單。
一九八九年三月,第二代的病毒檢驗方法研究成功,比原來的檢驗方法便宜,因此可以用來檢驗好幾百萬人。這個新方法發現,AIDS病毒不僅存在於血液中,也存在於精液中。
一九八九年六月,醫生發現第一個原先血液檢驗呈陰性反應的AIDS患者,這是因為患者在感染AIDS的頭兩個星期中,血液裏病毒含量十分低,因此檢驗不出來。
一九九○年二月,一種AIDS疫苗已經推出,準備用在人體試驗,但距離疫苗可以正式使用還要幾年的時間。
一九九○年五月,伊利諾州發現這樣的病例:一位注射毒品的人把
AIDS病毒傳給一位女性性伴侶,這位女性又把病毒傳給與她發生性關係的一名男性,然後又傳給一位女性,再傳給另一位男性,充份顯示AIDS病毒在異性戀者之間傳播的速度已經加快。
一九九一年一月,到這時侯,已有十九萬六千人被診斷出是AIDS病患,預計到這一年年底,將再增加七萬四千名病患。截至此時,已有十二萬五千個美國人死於此病。預計這一年年底又有五萬四千人將死於AIDS。
一九九一年三月,幾家保險公司因為不堪賠償AIDS病患的醫藥費,而宣告倒閉。
通過法律推行預防措施
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七日,美國總統宣佈副總統的女兒以及外孫感染AIDS,並下令成立對抗AIDS的專門委員會。
總統在電視上向全國民眾指出:「我們再也不能坐視這種病毒的蔓延,它的毒手無所不在,即便是無辜的婦女與小孩也會受到傳染,我們一定要想出對策。」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委員會公佈了一份報告說:「我們正面臨重大危機,需要採取激烈措施。如果不採納以下建議,將來必定不得不採取更激烈的行動。
「衛生官員估計,目前有三百萬到四百萬美國人感染AIDS病毒。其中三○%至四○%的人可能在一九九八年發作,所以到那時,AIDS的病例將達九十萬到一百六十萬件。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設法阻止這三百萬到四百萬人把病毒傳染給他人,病例將無限制增加。
「我們目前需要投下大筆金錢來應付這種情況-其實我們早就應該這樣做的。但是,在投下經費的同時,一定要通過重要的法律,針對已知的傳染途徑-性活動、皮下注射、母親傳染給子女-採取嚴厲的預防措施。
性行為受到控制
「性接觸傳染的預防措施:雖然AIDS的病例中,有五○%以上的患者仍然屬於同性戀者,不過,經由異性性接觸而傳染的比例不斷增加。為了防止會散佈病毒的性行為,規定婚姻以外的性行為違法。在婚姻生活中,某一方受到感染,這對夫婦就不能再進行性接觸。
「我們相信美國人都是守法的公民,因此我們寄望大家都能守法。但是,怎麼查證人們是否守法呢?所以,我們要求每位國民接受檢驗,而且每三個月重複檢驗一次。每個美國人都必須隨身擄帶一張貼有照片的身份證,列出AIDS病毒的狀況。
「在所有活動中都必須檢查這張卡片-從領薪水、求職、申請駕駛執照、銀行開戶、申請汽車貸款到
申請護照,都必須出示這張卡片。任何剛受到感染的人,必須接受詢問,也要檢驗他們的性伴侶。已受病毒感染的人若和未受感染的人發生性行為,立即構成重罪,如果他的性伴侶因此受到感染,還可以判處徒刑。
「委員會考慮對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的每一個人進行拘留檢疫,但要對三百萬到四百萬人進行檢疫,一年的費用將高達一千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興建新房舍容納受檢人的費用。
孕婦患者被迫墮胎
「使用皮下注射器注射毒品者的預防措施:我們一定要對這些使用皮下注射器者建立全國性的檢驗制度。擴大各公司與學校原有的酒精與藥品檢測計畫。沒有工作的藥癮患者一定要拘留處理。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的藥癮患者,一定要送往煙毒勒戒所,每週檢驗。違反這些規定的,立即送入監獄。
「母親傳染給子女的預防措施:所有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接受檢驗,若是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必須墮胎。婦女如未在懷孕前六個月內接受檢驗,事後證明她的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者,將被判刑。」
儘管民權與反墮胎團體激烈反對,經過簡短的公開聽證會之後,國會還是通過上述的法案。
在法案通過的同時,國會幕僚也提出一份報告預測說,這些法律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與經濟混亂,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拘留日裔美人以來,對個人自由所作的最大限制。然而,這份報告預測,鑒於情勢危急,最高法院仍將支持這些措施。
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大部份國家的AIDS問題也很嚴重。預料它們也將採取相對的措施,對於那些拒絕接受檢疫的美國人,不發給他們入境簽證。沙烏地阿拉伯早在一九八五年就採取了這項政策。巴西也在一九八六年一月規定,前往里約熱內盧參加嘉年華會的外國觀光客:一定要填寫同性戀與AIDS的調查表。原來已對美國的拉丁美洲政策感到不滿的墨西哥,這時由於美國封鎖了美墨邊界,可能一怒而和美國斷絕外交關係,投入蘇聯懷抱。
患者大批逃往國外
在美國境內,也會產生嚴重的分裂與對立,那些已受病毒感染的人,將和未受感染的人,處於對立的仇視狀態。不論是同性或是異性,彼此之間將充滿懷疑與不信任。
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者將會爭先恐後離開美國,以免留下來遭到「歧視」。美國會出現類似當年越南淪陷後的大逃亡。由於這時侯邊界已經奉令封鎖,再加上政府拒絕發給檢驗結果呈陽性者護照,所以有些人企圖經由海上逃亡,逃往拉丁美洲或加拿大。可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收留這些「美國疾病」的帶菌者,各國海軍將會出動攔截這些美國「海上難民」。
這時侯,美國的經濟已出現混亂的現象。幾十萬美國人開始逃往國外,公司和工廠因為缺乏熟練的工人而頭痛萬分。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即將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股票價格大跌。外國客戶從美國銀行提出幾十億美元的存款,威脅到美國銀行的生存。旅遊業者叫苦連天。外貿活動幾近停頓。數以千計居住在美國的外國商人為了逃避檢驗,紛紛逃離,使得房地產業大受打擊,尤其是加州與紐約。
經濟出現混亂現象
國會幕僚的報告指出,公共衛生署在一九八六年的報告中就已要求成立一個委員會來對付AIDS,而且那時候對抗AIDS的機會比現在大得多。但很遺憾的是,公共衛生署的報告並未受到重視,以致於造成一九九一年所面臨的嚴重情勢。不過,倒也不必悲觀,因為如同公共衛生署在一九八六年報告中提出的最佳預防方法:擴大教育與預防計畫,仍可有效地遏阻AIDS病毒的蔓延。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懷伯格也於一九九一年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提出同樣的意見:「儘管科學界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生化醫學研究仍然無法在短期內消滅AIDS。事實上,要遏阻AIDS病毒的蔓延,並不需要什麼新的技術突破。」美國醫藥協會同意這種說法,該會說:「目前,個人比科學界更有力量保護他們自已,不致受到AIDS的威脅。」
(摘譯自Los Angeles Times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