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售芽菜因為經過採收,送到消費者面前是死的,營養容易流失,更有生菌滋長的問題。但由三位台大財金系畢業生所創立的綠藤生機,憑著讓芽菜活著見客的本事,目前創業已六年,還不斷壯大。
而這項技術至今無人能模仿,無疑築高競爭門檻,即便芽菜賣得比別人貴二成,還是獲得許多消費者青睞。
吃不完拿來種 有機蘿蔔嬰成長白蘿蔔
發芽吧,是綠藤生機販售產品與展示六年心血的地方。過去他們靠電子商務接觸消費者,但為了讓大眾更了解綠藤的經營理念與產品價值,2016年才開始「虛實整合」。
發芽吧裡頭的生菜,都是拿來打「精力湯」的新鮮食材。定睛細看,有不少讓人大感驚訝的材料!
例如,「這盒有機蘿蔔嬰,你買來放在冰箱,如果吃不完,它會不斷長大,且種到土裡,三個月就變成白蘿蔔,」今年35歲的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涵睿解釋,曾有一位客人不相信他的話,當面嗆聲,結果三個月後寫信來道歉,因為蘿蔔嬰真的種出白蘿蔔。
會做起芽菜生意,鄭涵睿的父母親絕對是啟蒙關鍵。
他的父親是台大園藝系名譽教授鄭正勇,長年致力於有機農業栽培,台灣第一堂有機農業課程,就是由他推動。
母親林碧霞更是橘子工坊創辦人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發起人之一,一生都在為食安、農業保護、環保運動發聲。
鄭涵睿的父母親一輩子都在證明「人生的價值是,讓別人過得好一點。」於是自大學開始,他就時常想著,什麼事情能賺到錢,又能讓環境變好?
六年前,他終於與大學死黨廖怡雯、許偉哲,一同成立綠藤生機,以各種植物的幼苗,例如花椰菜苗、蘿蔔苗、紫高麗菜苗,即「芽菜」做為利基點,展開創業路程。
不用施肥、灑農藥 即可發芽茁壯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芽菜的營養價值是蔬菜的兩倍,有許多珍貴植化素;對於活在加工食品、化學物質充斥的現代人而言,是對身體最好的「真食物」。
而芽菜的種植過程,不用施肥、灑農藥,即可發芽茁壯,乾淨的送到消費者面前,即使不用洗也能生吃。
然而,就讀財金系的他們,對於農業一竅不通,原以為有鄭涵睿父母的技術奧援,就可萬事俱備,沒想到災難卻一波接一波。
起初,三個人掏錢投資的500萬元,兩年內幾乎燒光,差點倒閉。
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廖怡雯回想創業災難,至今仍餘悸猶存。過去,他們都以為種芽菜就是制定一個標準SOP即可,沒想到每一批種子生長週期和所需環境都不同。
比如說,第一批可以用A方法,但下一批若持續照著相同流程種植,常常整批發霉爛掉,每批種子所需的光、濕度、溫度都不一樣。
芽菜種不出來就夠慘了,但更慘的是,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芽菜是什麼。「不說還以為是豆芽菜,我們以為芽菜的消費族群應該是30~50歲,結果來買的都是55歲以上、注重養生的族群,」鄭涵睿笑著回憶苦日子。
而這些失敗也招來冷嘲熱諷。有毒舌網友直批,他們浪費國家資源,讀最頂尖的學校,卻跑去種菜!
所幸,第二年,資金即將燒光的三人,申請中小企業處青創貸款,再籌250萬元,補足銀彈,再逐步修正錯誤,終於轉虧為盈。
萃取營養素 大膽跨足化妝品市場
如今,綠藤已把觸角延伸至化妝品市場,從芽菜萃取各種營養素,製成款款主打純天然的清潔保養品,也因為競爭門檻高,陸續獲得創投青睞,甚至連芽菜種子的供應商,都捧著錢要投資他們。
會有這樣逆轉勝的戲劇情節,不是他們比誰優秀,而是靠著對理想的堅持。
創業前,他們年薪破百萬,但鄭涵睿笑說,創立綠藤絕對是對的選擇,因為當知道做一件事情,能影響大眾健康,對社會有幫助時,任何失敗都不算什麼。
綠藤招募人才時,他通常第一個問題會問:「有沒有做過利他的公益行動?」甚至要求員工到小學校去,教小朋友食農教育,並列入考核。
他建議有意創業的年輕人,創業起初,應該問自己,這個社會是否能因為你的點子變得更好?答案若是有的,才能勇敢地越過困難,讓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