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新南向政策,新在哪裡?

專訪舵手 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 黃志芳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6-06-28

瀏覽數 54,700+

新南向政策,新在哪裡?
 

本文出自 2016 / 7月號雜誌 你的未來 矽谷說了算!

小英政府上任以來,全力以赴推動的外交經貿政策,非新南向政策莫屬。

這項政策是推動台灣產業不要持續向大陸傾斜,改而轉往東南亞及印度布局。由於李登輝及陳水扁擔任總統時期均有「南向政策」,最後皆以失敗告終,故這次的南向,特別冠上「新」字,以彰顯不同。

新南向「新」在哪裡?如何不重蹈覆轍?引起不少關注。

「現在推新南向,已經有點遲了,」阿扁政府時代的外交部長黃志芳,現在是民進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舵手,新成立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就設置在總統府內一隅。

面對各界疑惑,擔任新南向辦公室主任的黃志芳,不疾不徐地說明,世界各國早已看好東協潛力,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無不紛紛與東協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根據勤業眾信「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指出,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尼與越南為「強力五國」崛起,經濟實力可望在2020年勝過台灣。

美國重返亞太、日本加碼投資泰國,中國大陸挾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全球經貿南傾愈趨明顯,台灣怎可置身於外?即便是現在南進,「台灣在東協的優勢也只有五年,」黃志芳判定。

黃志芳指出,台灣製造代工最強,但如果沒有解決海外市場及海外通路的問題,將來就算把產業提升到工業4.0,台灣做的還是工業4.0的代工,市場與通路仍掌握在別人手裡。

因此,這次新南向不強調製造外移東南亞,而是把近六億人口的東南亞與十餘億人口的印度,當成市場。

「現在是把東協與印度當成是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他表示,早期的南向政策是在東南亞製造代工,再出口到歐美,但是隨著東南亞與印度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力提升,此刻強調的是當地生產當地銷售,累積品牌耕耘通路。

新南向之於台灣,無論從地理位置、市場規模,還是產業結構轉型觀察,是一個必然又不得不然的選擇。

「不過,我從來沒有說新南向要放棄大陸市場,」黃志芳強調,新南向不代表放棄大陸市場,大陸始終是台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實際執行時的戰略也換了腦袋,新南向政策的做法迥異於先前。

政府策略1〉每國合作一項目 

簡化簽證吸東協遊客來台 

「首先,希望在每個國家找一個經濟項目來合作,」黃志芳透露,東協10國加印度,將由新政府帶頭,以具體的項目置入台灣產業,現階段以印尼、越南相對積極。

追求施政百日有感,新南向率先啟動了吸引東南亞遊客到台灣觀光的計畫。

除簡化東協八國及印度旅客來台簽證程序,現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免簽外,還爭取新增東協其他國免簽。特別的是,今年9月前,寮國、柬埔寨、緬甸旅客來台將可申請線上簽核。

再加上觀光局配套促銷,黃志芳相信可吸引更多東南亞的遊客來台,活絡經濟。

政府策略2〉啟動情報人才戰 

成立智庫、獎學金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新南向也會是一場情報戰與人才戰,與產業南向同步進行。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規畫成立的「國家級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最大的不一樣是,不會只有台灣的研究員,而是希望聘請東南亞重要研究人士來台,打造真正的東南亞研究重鎮。

其次是成立「東協南亞獎學金計畫」,不管是台灣人學東南亞文化與語言,或是東南亞人來台學習,都是鼓勵的重點。

黃志芳清楚意識到,台灣對東南亞的研究非常不足,也欠缺語言人才。以外交特考為例,有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但從來沒有考過越南文、馬來文、泰文。

「你若要去打開這個市場,誰來當你的開路先鋒?若連語言這關都過不了,怎麼打?」黃志芳說。

政府醞釀新南向,近期則讓台灣本來就不淡的東南亞熱持續延燒,從投資熱、招生熱,擴充到招旅客、招IPO。

電商衝最快 已成「新台商」 

吹響南進的號角,網路新創堪稱最積極,成為新南向的「新台商」。momo購物、旅遊行程體驗KKday、影音串流歐酷網路、遊戲業者好玩家、串流音樂KKBOX、線上餐廳訂位EZTABLE等,都加快了腳步。

KKday今年募資450萬美元,九成資金用在開拓東南亞市場,3月成立新加坡分公司,7月在馬來西亞找好員工,業績立刻增長翻倍,速度驚人。暑假檔的首爾韓星體驗課程,7天1000美元的價碼,新加坡大學女生的詢問度非常高。

「南進的動作要快,再過兩年就沒機會了,」KKday執行長陳明明很有急迫感。

歐酷網路則特別開發了東南亞商品「CHOCO BEE」App,以美妝技巧的素人短片作為首頁策展,5月8日上線當天便創下50萬的下載量。

「我們很希望替台灣做文化輸出,」歐酷網路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于遜正計劃將網路自製劇翻譯成英文及印尼文,搶攻南洋低頭族的龐大市場。

加盟業、金融業 緊追在後 

除了網路新創業,連鎖加盟業者也正積極擴展。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今年規劃了12團以上海外參展,其中半數前往東南亞,第一彈馬來西亞,接著越南、菲律賓、澳門、泰國等,馬不停蹄。

「預估2017年,達成百大連鎖加盟品牌落地東南亞的里程碑,」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日東說。

金融業也上緊發條,各大金控猛在東南亞各國設立分行及辦事處,新焦點是輔導東南亞台商回台上市。

從去年至今,台灣證交所出訪東南亞的次數暴增,每季平均去兩~三次。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執行長游萬淵觀察指出:「今年從越南及泰國回台掛牌,將進入高速收割期。」

熱衷參與的中信證,今年人員頻繁出差東南亞,平均每月去一、兩次,待上一~兩週。「東南亞台商回台IPO,最近時機愈來愈對,」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明杉說。

受中信證輔導的越南台商凱勝家具董事長羅子文指出:「台灣傳產必須找到新出路,東協未來還會更熱。」

人才到位 新南向才能成功 

討論新南向能否成功,黃志芳認為,關鍵因素在人才。

他期望,三、五年後,透過這些國與國合作計畫,及智庫、獎學金、職業訓練、企業實習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到位時,台灣跟東南亞的關係,將有不同風貌。

屆時,「我相信企業界會發現,要開發東協市場,環境會更給力,」黃志芳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