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共享經濟大爆發 3350億美元大餅誰搶得到?

食衣住行育樂 未來生活少不了它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6-06-28

瀏覽數 196,250+

共享經濟大爆發 3350億美元大餅誰搶得到?
 

本文出自 2016 / 7月號雜誌 你的未來 矽谷說了算!

需要接送服務時,不是撥電話叫計程車,而是打開手機App找UBER或Lyft。出外旅遊的住宿,不是訂連鎖飯店,而是從Airbnb找房源。出遠門時,家中愛犬不住寵物旅館,而是到Rover.com與DogVacay.com找兼差的狗保母。不想出門購物,就用TaskRabbit找空閒的人為你代勞。共享經濟是近年火紅的新經濟模式,不論食衣住行育樂,都出現前所未見的共享商機。根據顧問公司PwC估計,共享經濟的全球產值將由2013年的150億美元,在2025年增加到3350億美元,與旅館、租車、租DVD、租工業設備等傳統租賃領域不分上下。

UBER不僅接送 還推出宅配、送餐服務

「現在正是第一波共享經濟的高峰,」矽谷知名加速器Founders Space創辦人霍夫曼(Steve Hoffman)分析,共享經濟之所以大獲成功,是因為它充分利用了過往閒置的資源,如房間、車子、人力、時間等。又因為提供的價值相對獨特,價錢又比傳統服務便宜,因此大受歡迎。

而它蓬勃發展的關鍵觸媒,非網際網路莫屬。「若沒有智慧型手機,共享經濟不可能普及,」霍夫曼指出。網際網路讓人們可以輕易把閒置物件公告周知,有需要的人也能輕易瀏覽搜尋,當平台上供需透明,雙方的連結就水到渠成。

2008年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也為共享趨勢推波助瀾。「現實的壓力,讓許多人願意大膽試用新平台來賺取外快收入,」舊金山的Airbnb房東關家儒回憶,金融海嘯時許多人丟了工作,靠出租房間、或開車接送的收入,生活才過得下去。

共享經濟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創企業,無非是UBER與Airbnb。

2009年坎普(Garrett Camp )與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舊金山成立的UBER,目前估值已超過600億美元,居科技業「獨角獸」公司之首。服務範圍遍及70個國家、477 座城市。

每月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新加入成為UBER司機。UBER的業務也從搭乘接送、共乘,延伸到包裹、餐點的配送服務,甚至與卡內基美隆大學合作投入無人車的研究。「許多人看好UBER,因為它的執行長卡蘭尼克非常敢衝!」一位新跳槽加入UBER的工程師表示,卡蘭尼克不僅自信且霸氣,明知各地方有法律限制,還是不顧一切阻撓的大舉拓點,因此很快成就了UBER的規模經濟。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Airbnb觸角延伸全球190國

至於2008年成立的Airbnb,也一樣成功,觸角延伸更遠。已在全球190個國家,3萬4000個城市都有房東。包括一般住宅、別墅、城堡、巴士、私人島嶼,甚至樹屋的房源,總計超過200萬筆,是萬豪、希爾頓等連鎖飯店房間數的數倍之多。

這個由徹斯基(Brian Chesky)和傑比亞(Joe Gebbia)等三位創辦人成立的公司,目前估值已達255億美元,超越全球旅館業龍頭。

走進位於舊金山SoMa區的Airbnb總部,隨處都可以感受到公司強調的共享精神。它將召開中型記者會的舞台,布置成創辦人當初拿來出租的房間。每間會議室都是全球特色房源的復刻版,有的像帳篷,有的像KTV,有的擺滿綠油油的盆栽,有的則充滿濃濃摩洛哥風。

在Airbnb總部,所有空間都是全員共享。員工沒有專屬座位,到了就挑一個舒適角落坐,把包包塞進旁邊的儲物櫃即可。公司也鼓勵分享善意,在公共空間提供Airbnb自製的精美卡片,員工可免費寄感謝卡給公司任何一個幫助過他的人。

連Airbnb最新推出的「旅遊指南」(Guidebook)服務,也是基於同樣理念。「『旅遊指南』是共享經濟的延伸,」執行長徹斯基對《遠見》表示,不少Airbnb屋主在分享房源外,也樂於分享當地的私房景點。「旅遊指南」平台讓旅人可參考屋主的推薦清單,規劃體驗在地特色的行程,讓屋主的在地經驗產生更多價值。

展望未來,霍夫曼認為,當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成熟,雄心勃勃的創業家就會利用這些新技術,創造出第二波共享經濟,帶來更多機會與創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