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出生率高。在少子化嚴重的今日,連續11年,新竹市出生率蟬聯全國之冠。當別人的教室愈來愈空曠,新竹市卻急需擴建中小學。 第二是所得高。由於大批科技新貴落戶在新竹科學園區附近,因而創造了全台第二高的人均所得,僅次台北市。 至於一低則是全台最年輕,居民平均年齡不到40歲。 「二高一低」的市民,對施政品質的要求,自然不在話下。 年僅40歲、全台最年輕縣市首長的新竹市長林智堅,在一年多前上任後,似乎已逐漸掌握執政之道,在今年《遠見雜誌》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中,進步顯著,他做了哪些努力? 「縣市長選舉時,我幾乎有99%的機率落選,」林智堅不諱言,他是跌破眾人眼鏡當選的。 為了證明自己,這位「最少年」的百里候,一上任即卯足全力,只是一時求快,反讓市府運作產生激烈摩擦。 強加對外溝通 辦活動發揮綜效 新竹市議員施乃如側面觀察,由於林智堅大量起用年輕人,核心幕僚平均38歲,雖衝勁十足,卻衝撞舊有官僚體系,反讓施政速度變慢。對此,林智堅很快調整步調,聆聽各界聲音,再做決策。 其次,為解決公文旅行,延宕施政,他加強橫向溝通。過去,曾有工程因公文不斷往返,嚴重落後,他便召集相關主管,各個帶印章開會,有共識後立刻蓋章,快速解決問題。 第三,他積極聽取意見,加強對外溝通,到目前為止,共舉辦15場里鄰座談,平均幾乎一個月一場,要求一級主管都到場。 此外,因應高出生率,林智堅也致力打造兒童城市。上任後,他把國小課後照顧從6點延至7點、提升公立幼兒園的比例,由於學童太多,學校不敷使用,已著手籌備兩所新學校。 他也積極整合各部會,增加親子相關藝文活動,讓市民有感。過去幾場與親子相關的活動,幾乎場場爆滿。 例如今年4月的兒童藝術節,原本預估10萬人次參加,卻吸引近20萬人次。議員私下肯定市府在兒少、親子方面的表現。 不少市民感覺到,新竹市近來藝文活動變多了,但其實,活動總量並未增加,只是過去各單位辦活動,都是各自辦各自的,無法發揮綜效。現在則先整合,並訂定主題,比如仲夏藝文季,在此主題下彙整資源,讓市民感受更深,得新竹市在沒有增加預算之下,也能把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針對交通,林智堅也著墨甚深。以道路平整為例,「三箭齊發」。首先,協調議會,通過「道路挖掘埋設管線自治條例」,要求五大管線公司,挖路時同步施工。 第二,要求管線公司施工後,路面刨除,要加大範圍填補回去,減少坑坑洞洞。最後,增設三年禁挖期,若有人在三年內偷挖,就開罰。 林智堅說,起初大家會測市府底線,看是不是玩真的。 去年跨年,他剛好行經一處禁挖道路,卻發現還是有遭挖除的痕跡,詢問相關單位後,才發現是偷挖,立即開罰,「我平常能記下很多事情,包括哪條馬路禁挖,」他以篤定的眼神說。 放眼未來,新竹市已取得交通部觀光局三億經費,計畫將百年歷史的新竹公園,打造成「1916園區」,結合新竹市立動物園、當地歷史建築、景觀,繼續讓新竹市脫胎換骨。
熱門
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