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飲食清淡、改善作息 打造不生病的體質

名醫談健檢7〉輝雄診所院長 劉輝雄

林惠君
user

林惠君

2016-06-22

瀏覽數 129,950+

飲食清淡、改善作息 打造不生病的體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6健檢指南

全身健康檢查始於歐美,源於保險公司為降低理賠風險,要求保戶進行健檢。但長壽的日本,也是預防醫學先進的國家,78年前就有住院式的健檢服務。

日式嚴謹服務 吸日本客上門

擁有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輝雄診所院長劉輝雄,秉持日本講求品質、溫和體貼的精神,30多年前成立輝雄診所,並在1995年引進日式健檢服務。從院內的日文版血壓機、日語雜誌、銀杏樹及兩位日籍員工,不難看出輝雄診所有別於其它健檢中心的特色,其中健檢客戶有1/3是日本人。

現年68歲的劉輝雄醫師,行醫30多年。他原是馬偕醫院內科醫師,30歲時拿到日本獎學金,赴日學習總膽管結石切除手術;後來又取得日本博士學位,至今一年往返日本十多次,精力旺盛。

堪稱日本通的他,好學不倦,1997年(49歲)又到日本進修內視鏡技術,因緣際會下,一併學習日本預防醫學的知識。

劉輝雄說,日本在免疫療法、生活習慣病、飲食療法等領域都很先進,日式健檢的精神就是健檢品質要求嚴謹、有規劃、有次序,每一個環節都要求極致,且由傳統「找疾病」的全身健檢,演進為「營造不生病體質」的抗老健診。

著有《台灣社會的第一號隱形殺手:生活習慣病的認識與預防》一書的劉輝雄指出,國人的十大死因,除了肺炎、意外傷害,以及由B肝、C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病、肝硬化之外,其他包括癌症、腎臟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等,八成都和生活習慣不佳有關。生活習慣病指的就是其發病、病情演變與個人飲食、運動、睡眠、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有關的疾病群。

以國人盛行率最高的大腸癌來說,跟飲食就有很大關係。劉輝雄說,大腸癌的發生率約85%是由大腸息肉衍生而成,剩下15%是由大腸黏膜自己癌化,兩者的致癌原因都與個人體質有關。

「個人體質,大約只有10%來自遺傳,其他90%都來自個人的生活習慣與生活環境,」他說,例如每天吃油膩便當、嗜喝甜飲料、不吃蔬果、缺乏運動,甚至熬夜不睡覺、抽菸喝酒等,就會造成肥胖、三高,體內氧化物增高、免疫功能失調等,這些都是容易致癌的體質,也是大腸癌增多的原因。

大腸鏡檢查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事前的清腸工作,師承日本大腸鏡之父工藤進英教授指導的劉輝雄直指,「大腸清腸是專業的問題,也是輝雄的醫療哲學。」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引進新法 讓患者能放鬆檢查

坊間多數健檢中心為了趕時間,都會要民眾在家自己喝清腸劑解便,但民眾不具專業知識,或者偷懶,自己覺得腸道已經清乾淨,其實並沒有,就會影響到檢查品質。

輝雄的作法是,請受檢者前一天吃低渣飲食,晚上9點後就不再進食,隔天到診所,在護理人員的督促下,兩個小時內集中火力,護理人員不怕麻煩和糞臭,查看受檢者的糞便5、6次,直到「大便清得跟小便顏色一樣,」才算是完整乾淨的清腸。

輝雄診所的無痛全大腸鏡檢查,也不是靠麻醉,而是技術。

劉輝雄說,麻醉本身有危險性,不覺得痛是最危險的,他們採用意識鎮靜法,施打短效的鎮靜藥物,讓患者自然放鬆,也不會陷入深層麻醉的風險;加上習自日本的「直軸保持短縮法」,讓大腸鏡檢查不再是受檢者的夢魘。

這個2002年引進的「直軸保持短縮法」,僅需醫師單人操作內視鏡,整個檢查過程只有吸氣、不可灌氣,以退為進(退二進三)保持大腸鏡的直軸不偏移,將大腸拉回拉直,直直推入大腸鏡,因此不會產生疼痛;平均10至15分鐘就能完成全大腸檢查。至今已服務5萬人,也成為輝雄健檢最大特色。

一位57歲的台商,在其他健檢中心檢查大腸鏡,發現有多顆息肉,最大顆是在接近盲腸部位有六公分大,但健檢中心不敢直接切除,患者經由朋友推薦到輝雄來做手術。

宣導健康知識 改正生活習慣

劉輝雄在日本進修期間,就開始在日本的健檢中心做健檢。迄今,除了家族遺傳的高血壓之外,也奉行早睡早起的養生之道,晚上8、9點就上床,平時常游泳、走路,多吃青菜、魚和瘦肉,少糖、少澱粉,健檢幾乎都沒有紅字。

劉輝雄強調,現代人的疾病大部分是生活習慣病,因此不是健檢完就沒事,還要告訴受檢者正確的健康知識,改正生活習慣,指導他們如何營造不生病的體質,這才是日式健檢的精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