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說外向才能成為領導人

領導藝術

楊艾俐
user

楊艾俐

2016-05-27

瀏覽數 19,250+

誰說外向才能成為領導人
 

本文出自 2016 / 6月號雜誌 永遠望向未來的領袖 孫正義

傳統上認為領導者必須周旋於眾人之間,上司、同業、部屬、客戶,必定是喜歡熱鬧、愛與人接觸,外向者擔任較適合,但最近領導理論遽爾改變,內向者同樣也適合擔任領導人,甚至更適合。誰說一定要霸氣,才能當領導人,誰說一定要外向,如花蝴蝶玩轉得開,才能當領導人。

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與兩位學者的調查研究顯示:40%的公司高管都將自己描述為內向者。在某些環境下內向的領導者要比外向的領導者更加高效。

的確,我訪問過很多企業領導人都屬內向型,甚至業界龍頭,也常有一位內向,一位外向之分別。例如資訊業最初發展時的兩位龍頭,宏碁的施振榮和神通集團的苗豐強,施振榮明顯是外向型,神通集團負責人苗豐強則明顯是內向型,最初幾次接受我訪問時,很容易臉紅,舉止也有些木訥。

又如1990年代台灣晶圓代工興起,兩位霸主曹興誠和張忠謀個性也截然不同,曹興誠外向,喜周旋於眾人間,睥睨群雄。張忠謀常強調自己內向,不喜應酬,喜歡聽古典音樂、踩跑步機,都是一個人活動,張忠謀也睥睨群雄,但深藏於內。40多歲就被美國商業媒體喻為讓競爭對手發抖的人。

外向是種能力 安靜是種生產力

自古以來,內向者的特質──沉思和安靜,一直是被珍視的價值,只是近年來改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內向者?許多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25%、一半、甚至57%的人是內向者。

著有《內向者優勢》的馬蒂‧蘭妮博士(Marti Laney)說,內向者較獨立,有更強集中力、自省、有創造力。在有天賦的人中,內向者居多。甚至擁有璀璨演藝生涯明星,如茱莉亞.羅伯茨、梅格.萊恩、梅莉.史翠普、克林伊斯威特、湯姆.漢克、哈里遜.福特都是內向型。

根據談判教育學者蘇珊‧凱恩說,內向者也可變為傑出領導人的原因是,變得外向其實是種能力,內向者也可學得會,例如上述的明星,經常要出現在眾人面前,在眾目睽睽下表演各種才藝。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最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裡,一位科技公司總裁凱斯.瑞爾從小深知自己內向,是工程師個性,喜歡寫程式,但他致力克服不善與人交談的障礙,閱讀各種書刊,加強策略、領導和管理方面的技能,而這些都需要安靜地學習。安靜是種生產力。

領導人還必須包容內向型的屬下,例如不要強迫他們一定要發言,或者如啦啦隊似地喝采。與他們溝通可採取一對一,或者書面溝通,可以讓內向的人從容分享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畢竟我們社會有近一半的人是內向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