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數據+研發實力,成功打造智慧輔具

台日合作打拚2〉台灣工研院機械所╳菊池製作所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6-04-28

瀏覽數 41,300+

大數據+研發實力,成功打造智慧輔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5月號雜誌 請給我安全的家

打進醫材市場 股價翻五倍

這個深具機器人革命創新概念的智慧穿戴輔具,只要套上手臂,內建摹仿人類真實觸覺的IC晶片,就可以引導常手抖的銀髮族,做好穩穩拿餐具吃飯等日常活動。這個高齡化社會亟需的創新研發,獲得IBM與麻省理工學院都角逐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日本菊池製作所,年營收約58億日圓,主業原是金屬加工,因創新實力,成功打進醫材市場,股價更為亮眼。2013年,菊池剛取得日本醫材業認證時,最高股價不到200日圓,2016年3月14日已達1155日圓,三年翻五倍。

來到新竹工研院機械所,蘇瑞堯研發經理剛剛結束透過手機上的LINE越洋電話,和日本菊池團隊的討論會議。

「很多人看日本只看大企業,其實中小企業處處是人才,不管是拚專業,還是拚認真度,都會讓台灣人嚇到!」蘇瑞堯秀出手機上滿滿相片、聊天紀錄笑說,他的日文程度普通,菊池通常會請大陸籍員工協助溝通。

菊池企業從事創新改革的靈魂人物,是菊池機電所執行役員副社長一柳健。他是年屆80歲的前大企業菁英,退休後想一圓開發機器人的夢,來到菊池。

蘇瑞堯第一次見到一柳副社長,就被他以流利英文暢談矽谷趨勢的拚勁震撼。

這個老少配的台日團隊如何結識?原來,2011年蘇瑞堯參加工研院員工海外進修的鴻鵠計畫,當時他看好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機器人研發技術,決定到早稻田大學。誰知沒多久,3月就發生大地震,「日本校方還好心告知,如果看到新聞害怕了,不用勉強來,」蘇瑞堯想,早稻田在東京,離震央東北很遠,若說台灣關懷日本感同身受,這樣就怕,就太虛偽,毅然決定前來。

也許是這樣的善意,他在班上認識來進修的菊池員工,才知道,菊池製作所就在震災最嚴重的福島地區;這間以金屬製造加工聞名的中小企業,有40多年(1970年創立)歷史。在日本夏普稱霸當地傳統手機市占冠軍的2000年初,菊池就負責代工手機外殼。社長菊池功,也是福島最有影響力的企業領袖之一。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2011年震災時,儘管菊池製作所早已分散營運基地到海內外,但菊池功仍積極尋找研發新計畫,就是想告訴外界,福島旺盛的生命力還在;因此也展開和早稻田大學的產學合作。

由於蘋果的行動革命,菊池很早就意識到手機代工做不了多久,也成立了專攻機器人的研發單位機電整合研究所,所內最高指揮官就是一柳健。

蘇瑞堯說,因為都有發明夢,很快熟識,進修結束後,雙方決定各自回到崗位,試著研究切入銀髮醫療市場,打造智慧輔具。

積極熱忱 打動慢熱的日企

「日本企業文化,就是慢熱,」蘇瑞堯說,台灣人能做的,就是拚了命展現積極。他和工研院同仁,幾乎都睡在研究室,三個月內做了四個不同的原型樣本,終於讓社長菊池功驚艷簽約。分工上,則由工研院機械所主導台灣有優勢的IC設計,打造可以傳導手臂訊號的晶片;菊池團隊則負責製造加工技術,做出適合的機器手臂設計。

不過,創新研發遇到的挑戰依舊讓他們吃足苦頭。因為人造的機器手臂,必須具有摸東西的觸覺,才有辦法發出正確訊號,引導手抖的長輩正確拿餐具。光是教會電腦什麼叫觸覺?就是一個大難題。除了需要蒐集硬體、軟體分析報告,更重要的是真實導入人類使用行為的數據,而這就需要有實際症狀的病患來實地測試,該去哪找呢?

幸而,工研院很早就布局醫材,有合作的醫院,菊池立刻覺得這個台灣伙伴找得太對了。

日本的研發基本功,結合台灣的大數據、IC設計的創新能力,工研院與菊池皆看好三年內,這款智慧輔具可以量產,並進軍台日的醫療照護市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