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先找對的人上車, 再創造合適工作

育才有一套〉從基層到高階 招募大不同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6-04-28

瀏覽數 43,050+

先找對的人上車, 再創造合適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5月號雜誌 請給我安全的家

兵多將廣,支撐起研華橫跨23個國家、95個據點的全球經營版圖。一套「先找對的人上車」的獨特心法,源源不絕培養出需要的人才。

「我們找人,是找對的人上車,再安排他做什麼工作,」研華董事長劉克振開門見山指出。

這套人才觀汲取自管理界經典《從A到A+》。書上理論真的落實,效果可以無限好。

研華徵才,一沒有員額限制,不預設錄取多少人,二不以現有職缺為優先考量。只要看起來是對的人就錄取,進來公司後再決定職位及工作內容,完全顛覆傳統「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招募方式。

研華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尹德宇透露,研華平均流動率為12%,兩岸各約3000人,如此離職比例,在盛行挖角大戰的科技業,算是「留得住人」。

研華網羅人才共分四層,確保人才不中空。

社會新鮮人〉先參觀公司 再多對多訪談

第一層是針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研華從七年前,開始每年兩次的「Elite 100」計畫,先從數百份履歷中挑選出30~40人,碩士學歷以上,工作經驗值為零也沒關係,邀請他們到研華總部,參加半天的「面試活動」。

雖說是面試,倒像是公司介紹。Elite 100活動當天,並不是應徵者一一進入會議室跟主管面談,而是由總經理何春盛,親自為所有人進行公司簡介及分析產業概況,再由人資副總說明員工的職涯規劃,然後參觀辦公室環境,各事業部專業經理還會「擺攤」介紹產品。

「讓我感受到研華對應徵者的尊重,」研華品牌發展暨企業公關部經理黃彤芸,便是參加Elite 100被錄取。她回想,整個面試過程讓她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尹德宇指出,向求職者介紹公司是想讓應徵的人先了解研華,才能找到認同的人。

Elite 100的第二階段才是真正面試。由多位主管與求職者,進行多對多訪談。各主管依所需人才特質,圈選出合適應徵者。

這還沒完,獲選者會再擇日進行第二次面試,由研華先指定一個研究主題,交由對方事先準備,在下一次面試上台報告,主管坐在台下發問,與應徵者互動,最終若真正合適,當天就會錄取。

不過,入選者此刻並不知道在研華的職位及工作內容為何,「我們先把合適的人找進來,再去想他的工作崗位,」尹德宇再次強調。

合適的人才是指具備利他熱情、主動積極、具備固定程度的專業能力,並擁有創新意識。

「因為研華的變動很快速,」尹德宇說,變化在研華是常態,不僅組織會變,工作內容也會變,利他熱情的人會積極讓組織變好。「就算是會計,也要有作帳上的突破,願意接受改變。」

年資3~8年〉每月一次 董事長率主管面談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第二層募才方式是「Elite Champion」計畫,針對已有三~八年工作經驗的人才。每個月一次,由公司最高領導人劉克振,加上兩位高階主管,親自面談一組約六至七位的專業人士,最後錄取一至兩位。面談結束,主管再進行一對一面談。

「面談時不要一直看專長,就會找對人,」劉克振指出,所謂「對的人」,第一個特質是利他熱情。但是怎麼判斷面試者具備利他熱情?「從自我介紹中便可得知,」面試超過上萬人的劉克振,能從互動對話中察覺。

台大政研所畢業、再到美國念MBA,現職研華智能自動化事業群行銷課長林香吟,去年在前同事介紹下參加Elite Champion,她猜測自己是因熱情而雀屏中選。

林香吟記憶深刻的是被劉克振問到「在研華期待得到什麼?」她當下回答,《從A到A+》一書中指明五級領導人,她自我評估是三級:「希望研華可以協助我往上走,進一步成長。」

Elite Champion的一大特色是錄取前,公司並沒有職缺,錄取後,再安插到合適崗位。儘管某些部門暫時多一點人也沒關係。「我們甚至會為面試者創造一個全新工作,」尹德宇舉例,一位原本在電池公司工作的面試者,非常有熱忱,主管們討論後,為他專門打造「為研華節約電力」的工作內容。沒想到,他不但成功完成任務,探索出智慧大樓的節電方案,還開發成一個可銷售的新產品。

中高階主管〉邀外部精英參加CEO讀書會

第三層吸收人才的管道,是專為吸引中高階協理以上外部人才設計的「CEO讀書會」。

每一至兩個月舉辦一次的CEO讀書會,研華會選一、兩本書,經由主管推薦的外部專業精英,受邀到研華總部分享讀書心得,通常是外部找五人、內部找三位,輪流報告。願意來的人,骨子裡存在利他熱情的基因。

「簡報其實就是面談,」劉克振坦白說,研華不喜歡赤裸裸挖角,而是先與對方以讀書會的方式「結緣」,給彼此更加寬裕的空間,若是不能成為員工,也可以擔任顧問或合作伙伴。

最近一次舉辦的CEO讀書會,讀的是《奇異GE如何把人力,變人才?》《工業4.0》,便成功幫研華延攬到新任的亞洲區銷售事業部的最高主管。這個職務,原本是全球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兼著做。

專務董事〉延聘跨領域高階退休人士

至於最高階主管,研華創造了「專務董事」一職,成為第四層徵才方式。

經過推薦,研華會聘任各領域的高階退休人士擔任專務董事,不必天天上班,只要在研華工作每年滿30天即可,為研華的長期戰略出謀獻策。

企業最高階主管通常是從內部拔擢,但在經營上可能有盲點,「此時就需要其他領域的高手指點,」尹德宇解釋聘雇專務董事的必要性。

研華迄今聘任了兩位專務董事,包括3M前大中華區總裁張凌寒,與史丹利百得前全球副總裁及亞洲副總裁陳弘澤,雖然過去擅長的領域與工業電腦風馬牛不相及,仍可在海外布局策略及投資併購實務上,提供寶貴建議。

從Elite 100、Elite Champion到CEO讀書會、專務董事,涵蓋年輕到資深,顯示獵人才的雷達廣泛。「若說研華有什麼最值得跟其他公司分享的,就是人才制度,」劉克振深信,找對人,就對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