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人看病全家都受惠

高雄市.內兒科 蕭瑞榮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6-02-25

瀏覽數 16,750+

一人看病全家都受惠
 

本文出自 2016 / 3月號雜誌 小診所 大醫生100

看診提醒家人也要健檢

他翻著一位李小妹妹的病歷,端詳出生以來的就醫狀況:「從資料上來看,她從小就很容易咳嗽,代表支氣管不好,雖然我們的身體會有自然療癒的機制,但藥只是輔助,真的要避免吃冰、吹風,才好得快。」

蕭瑞榮對著李媽媽耳提面命,卻話鋒一轉:「妳(指李媽媽)該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喔!也可以順便作糞便潛血篩檢,妳這年紀,要懂得照顧自己。」此時,被叨念一頓的李媽媽半開玩笑地說:「我帶女兒來看病,你連我一起看,我算賺到了!」

這幾乎是每天都會在蕭瑞榮診所上演的場景。對蕭瑞榮而言,他重視的,不只是病人當下來求診的症狀,而是病人的全身,甚至全家健康。

只要到過蕭瑞榮診所看過病的人都知道,每次看診,蕭瑞榮總是會花個一、兩分鐘,先將病人的病歷完完整整Review一次,甚至還會看一下其他家人的狀況,接著苦口婆心地勸人要定期健檢。

出生於屏東,今年56歲的蕭瑞榮,自小父親就期許他能當醫生濟世救人;長大後,他果然沒辜負父親的期待,考上了中國醫藥學院,當上了醫生,1992年來到了高雄開業。

開業後的幾年,正值台灣診所數量大增的時代,他常開玩笑地說:「目前全台的診所有1萬4000多家,居然比超商還多。」

但蕭瑞榮的話中玄機,卻是在暗暗埋怨,台灣人就是因為就醫太方便了,常常換醫生看病不打緊,病歷都是零散的。「醫療該做的是照顧人,不是照顧病,一個人被切割給不同的醫生醫病,怎麼得到完整的照顧?」

堅持「醫病,更要醫人」的蕭瑞榮,自己建置了一套病歷系統,對於每個初診的病患,他都詳實地問了過去的病史,將病人全身的狀況、疾病、用藥狀況、健檢歷程及結果,甚至家族病史,完整記錄在電腦上。

面對每一個來求診的病人,蕭瑞榮不只在意病人當下的症狀,診療桌上的電腦首頁一打開,便先會閱覽他過去的狀況,做出全面診斷,提出最適切的療程。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全人照料 病人不想跳糟

兩年前,健保署鼓勵各醫療院所採用雲端病歷,將病歷上傳雲端,讓其他醫療院所共享,蕭瑞榮便二話不說,積極參與。

這種「跨時間」的全面性診療,除可得知病人過去病症,更可從歷次健檢的資訊,追蹤及判斷健康的歷程,因此每次民眾來看診,蕭瑞榮總不厭其煩地提醒要進行子宮頸、糞便潛血、乳房超音波等檢查,診所內也提供了免費的驗尿、糞便潛血檢查。

蕭瑞榮診所護理長王淑媛舉例說,有一次,一個媽媽帶小孩來看診,蕭瑞榮發現40多歲的她,竟都沒做過乳房超音波和子宮頸抹片檢查,立刻向她解釋如何自我檢測。

結果,這位媽媽果然摸到硬塊,第二天很緊張地來找蕭瑞榮,最後發現罹患乳癌第一期。

這次的事件,讓這位媽媽體認到健檢的重要,於是也拉著從沒做過體檢的先生來診所進行簡單的成人健檢,沒想到,一經檢測,竟發現這位先生的飯前血糖(空腹血糖)竟然將近300mg/dl(正常值為70-100mg/dl),已經罹患糖尿病。

為了全方位照顧病人,2003年,蕭瑞榮還參加了「家庭責任醫師計劃」和「社區醫療群」,這是健保署鼓勵原本單打獨鬥的診所,結合不同專科,以五至十家診所為一個團隊,共同成為會員的「全人健康顧問」,有如社區的綜合小醫院。

成為醫療群的會員,和醫療群醫師的醫病關係,不再只限於看診時的互動,不論半夜突然頭痛或發燒,醫療群都有24小時的電話諮詢專線,一般先由護理師解答,情況嚴重再由護理師轉給醫師。

正因為蕭瑞榮這種多一句提醒、多額外照顧一個人的作法,不但讓來前來看診的民眾得到最佳的「全人」照料,也讓他的病人養成了「看病只找蕭醫師」的忠誠度,鮮有「跳糟看病」的狀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