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為什麼選擇這個系?
我就讀建國中學,因為太愛玩,成績不是很好,加上高中階段很少有機會探索人生課題,兩種因素影響下,大學重考了兩次。
當時,我完全沒把新聞系當作志願,甚至因為重考及父母期待,考試的目標其實都擺在台政大等前段大學。
老實說,進入世新新聞系的主要原因,分數占絕大多數,當時的心情其實是遺憾的。
不過,分數至上的高中教育,很容易蒙蔽選填科系時的決策。因為事後證明,新聞傳播科系才是適合我的一條路。
因此,我認為高中生一定要知道探索自我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個性,高一開始就反覆自我詰問,才不會像我一樣跌跌撞撞,花了那麼多功夫才發現自己的目標。
2、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世新以傳播起家,新聞系尤其是招牌,所以我們獲得許多學習資源。
例如,大二有一門課叫「廣播電視主持班」,教我們如何播報新聞;大三還有一門課叫「小世界」,完全以業界模式訓練學生製作刊物。
我們會遴選總編輯,以及分派不同路線去採訪等,每一個禮拜都要產出一則新聞,在大學時就適應業界生態。
訓練緊湊 讓人反覆自我驗證
3、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新聞系課程都真實呈現業界運作模式,所以能學到如何與受訪者互動,並且有效率的在短時間內把份內的工作完成。
另外,也讓我了解,新聞可以及不能觸碰的議題,也就是新聞專業倫理的界線,以及新聞價值的判斷。
這些扎實的訓練,同時讓人反覆自我驗證,自己合不合適走新聞這條路。
新聞系訓練緊湊,很容易碰到困難,如果沒被淘汰,正代表是真心想走媒體這條路。
4、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大一下學期,有一堂課叫「基礎採訪寫作」,授課老師是來自師大的陳炳宏,這堂課完全翻轉我對新聞系的認知。
例如透過比報(拿各種報紙來比較同一則新聞所呈現的觀點、立場)了解媒體識讀,以及如何透過批判,了解文章的走向與角度。
老師更要求我們,找一名業界記者跟訪一整天,找不到人便會被當掉。當時被拒絕很多次,最後才找到一位平面雜誌的記者,跟他一起開會、跑新聞,向前輩學習。
5、你的同學多有哪些特質?
當記者必備的一項特質是「厚臉皮」,因為時常會遭糾正文章寫得不好,或是遭到受訪者拒訪等,這時就必須展現百折不撓的精神。
另外,敏感的觀察力,也是進入傳播科系不可或缺的特質之一。
6、入學後發現與想像有何不同?
剛考進新聞系的心境,只能用遺憾形容。
但進來後,才發現這裡簡直是想都沒想過的大千世界,透過新聞採訪,可以接觸許多新事物;訪問過程,也可以從受訪者身上汲取各式各樣的人生歷練。我想,這就是我如此喜歡新聞系的原因。
【就讀前如何準備?】
想要讀新聞系,個性一定要夠活潑外向,觀察力也要非常敏銳,才得以駕馭新聞訓練給予的各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