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慢」經濟:步調慢、成長慢、升息慢

2016財經六大趨勢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5-12-28

瀏覽數 26,800+

「慢」經濟:步調慢、成長慢、升息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月號雜誌 消失中的教授

2015年,全球經濟走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所言,低成長、低信心的「新平庸時代」。而股票、債券、貨幣市場的一波波震盪,則讓2015年的投資市場,驚嚇多過驚喜。

展望新的一年,「明天會更好」嗎?不少專家認為,全球經濟將維持緩步復甦,而市場波動也將有增無減。從總體經濟來看,可以「慢」,一字蔽之。

三大不確定因素 投資謹慎

「預計2016年全球持續慢步調,慢成長,慢升息,」國泰投顧協理黃若蘭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有望止穩。雖然美國升息預期一季一碼,但考量總統大選,不排除升息步伐低於預期。

一般預期,2016全球景氣就像一杯溫開水,因為中國經濟止穩、美國慢升息,成熟市場持續復甦,這杯水不至於太過冰冷。

但由於缺乏創新突破、市場需求不振,加上沒有什麼國家可強勁成長,這杯水也很難熱起來。

「前景沒有那麼悲觀,但也沒有傾向樂觀,」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形容。

反映在各大機構的預測數字上,也有志一同。

IMF估計,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會由2015年的3.1%,小幅上升到3.6%,這是最樂觀的預期。聯合國(UN)與環球透視(GI)對2016年全球成長率的預估值都只有3%上下。至於經濟學人智庫(EIU)的估計更保守,僅由2015的2.5%微幅上升至2.7%。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成長率低於過去30年的長期趨勢,但市場已逐漸接受。

雖然一般預期2016年經濟成長可望優於2015年,但溫水下有幾個必須留意的漩渦。

羅瑋分析,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中國經濟表現、與國際原油價格走勢,是三大不確定因素。其中,全球四大央行貨幣政策分歧,尤其受關注。2015年12月美國聯準會升息,揭開了主要央行分道揚鑣的序幕。除了美國外,歐元區、日本、中國央行預料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12月即宣布下調存款利率至-0.3%,並將購債計畫延長至2017年3月。

美元獨強,將讓資金更快從新興市場流入成熟市場,而各國央行政策不同調,也將促使匯率變化加劇。

加上美國總統大選、歐洲難民問題、英國退歐公投、恐怖主義攻擊等,都帶來不確定性。因此,投資人需要格外審慎。

瑞銀全球首席投資總監馬克. 黑菲禮(Mark Haefele)不諱言,未來高波動、低回報,將對投資帶來更多挑戰。總結,2016年共有六大趨勢值得關注:

趨勢1〉美國升息 充分就業利成長

隨著中國成長趨緩,2016全球經濟成長預計有一半將由成熟國家推動。IMF預估,成熟市場的成長率將由2.0%微幅升至2.2%。其中美國是前景最被看好的已開發國家,2016年GDP可望成長2~3%。

聯準會升息的決定,也是對經濟前景的樂觀。從勞動參與數字看,2010年10月至今,美國每月就業人數穩定成長,2015年11月非農就業人數更增加21萬,優於預期。失業率也從2009年10%的高點,降至5%。

「美國正接近充分就業,勞動市場支撐消費趨勢將獲得延續,」羅尤美觀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企業界對2016年景氣看法保守。綜合企業執行長對未來半年銷售、投資、聘僱預期的商業圓桌會議執行長經濟展望指數(Business Roundtable CEO Economic Outlook Index),最新數字創下三年新低。

美股方面,成長空間也有限。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2016年美股展望報告」預估,2016年底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與目前差距不會太大,主因在強勢美元侵蝕企業利潤,拖累美股上漲空間。

趨勢2〉歐日續寬鬆 支持投資信心

經過前幾年的低迷,2016年歐洲與日本預料將維持溫和復甦,步調緩慢,但態勢穩定。IMF估計歐元區將有1.6%成長率,而2015受消費稅調高影響的日本,成長率可望由0.6%上升到1.0%。

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的最大優勢,在於維持積極的寬鬆政策,藉著印鈔來支撐經濟及通膨。統計數字也呈現正面訊息,12月初日本上修第三季GDP至成長1%,掃除了衰退陰霾。歐元區11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創下了一年半以來新高。

但是,歐洲、日本未來也有嚴峻挑戰需克服。例如較高齡化的問題得調整。日本還存在龐大負債,需要融通,2016年7月將舉行的國會選舉,也對政策延續帶來不確定性。

「日本已有些改革在進行,但進程仍不夠,必須持朝人口結構及財政改革前進,」羅尤美觀察。

而歐元區由多個成員國組成,政治風險更大。其中,英國2016年可能舉行退出歐盟公投,希臘恐再次出現政治紛爭,而難民潮也對歐洲國家的政策一致性帶來隱憂。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加上歐元區對出口倚賴重,企業有三成獲利來自新興市場,不確定性也影響了復甦進程。預料2016年的歐洲股市將如2015年一般波動,歐元與日圓的匯率風險也不可小覷。

趨勢3〉中國轉型 新興市場分歧

中國曾是拉動世界經濟成長的大引擎,但這台引擎已在2015年顯著減速,而2016年預料將進一步放緩。IMF預估,中國經濟成長率將由2015年的6.8%,下滑至6.3%。「中國無法阻止經濟放緩,但會避免嚴重失序,」瑞銀跨資產策略師克里斯多夫.史王(Christopher Swann)指出。

2016年是中國邁向十三五計畫的第一年,也是經濟轉型的關鍵年。從過去高度仰賴投資與出口導向,轉型為以內需消費與服務業導向的經濟體。以消費為主力的「新中國」概念,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中國經濟的二元性相當重要,」羅尤美分析,2015年中國工業經歷緩慢成長,某些部門甚至衰退,但已逐漸被服務業增長抵消。

但幾個重大風險仍不容忽視。比方,房地產嚴重供過於求、工業產能過剩,企業槓桿率過高等。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總信貸占GDP比率高達250%,成長過度依賴信貸,已然成為重大挑戰。中國放緩,首當其衝的就是其他的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經濟多靠出口原物料支撐。在中國大舉投資時,原物料供不應求,但現在情勢已經反轉。影響所及,新興市場在2015年一片黯淡,不僅股票大跌、GDP成長率下滑,資金持續流出,巴西與俄羅斯更深陷衰退。

展望2016,新興市場預料出現分歧走勢。羅尤美分析,原物料價格走跌,使巴西與智利等拉美經濟與股市受壓。俄羅斯則取決於與西方的關係,如果西方能因打擊伊斯蘭國的共同利益,減輕對俄羅斯制裁,俄股本益比即有再擴張空間。而新興亞洲(及東南亞)因負債較低、匯率多採浮動機制,擁有大額的外匯存底,加上較與美國經濟連動,成為相對看好的區域。

趨勢4〉原油下探 黃金獲支撐

2015年原油市場是相當慘澹的一年,從年初一路下跌,直到12月中甚至一度跌破每桶35美元,與2014年中相較,幾乎腰斬。油價直落的主要原因在於供過於求。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由於全球需求趨緩,每日原油需求量約為120萬桶。但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決議不設生產上限,伊朗又打定主意增產下,每日原油供給量已直逼300萬桶。預料產量過剩的情況,將延續到2016年底。

此外,中國轉型也讓鐵、銅、鋁、鎳等原物料需求大減。在高峰時期,中國占這些基本金屬市場的四到七成,然而自2015年初到10月,中國對鋼鐵和煤炭需求已分別減少12%及30%。加上美元升值,對原物料市場更不利。2015年鐵礦砂價格已暴跌超過四成,未來礦商可能出現破產整併潮。

而在金價方面,黃若蘭指出,由於全球通膨仍低,投資人避險及抗通膨需求持續下滑,在在壓抑了黃金價格。但金價在創下近六年低點後,部分央行已陸續進場,為黃金帶來初步支撐,預料黃金將呈現區間走勢。

趨勢5〉氣候議題紅 農糧投資熱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巴黎落幕。這次峰會達成了歷史性減排協議,與會的195國一致同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到從工業化前到2100年全球溫度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

全球暖化年年在談,但2015年聖嬰現象發威下,氣候帶來的影響讓人格外深刻。許多氣象機構都指出,這一波聖嬰現象強度創數十年來新高,甚至可能名列70年來前三強。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紀錄,2015年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不但陸溫比長期平均高了近1.3度,連海平面溫度也高了近0.7度。而聖嬰現象延續至春季的情況下,2016年還會更熱。

亞洲開發銀行(ADB)首席氣候變遷專家薛尼瓦森(Ancha Srinivasan)表示,聖嬰現象不只影響全球糧食供給,還會波及能源、漁獲、供水、家禽業等。1997、1998年的聖嬰現象,估計為全球造成300億~450億美元的損失,預料這一波將有增無減。氣候變遷導致2015年極端氣候狀況頻傳。5月西班牙、阿拉斯加迎來破百年紀錄的高溫,印度與巴基斯坦45度熱浪造成2500人死亡,7月中國東北十餘省持續40度高溫,數百條河斷流,10月美國南卡與北卡的超級暴雨、讓全州進入警戒。連台灣也在3、4月經歷嚴重旱象與缺水危機。

這些氣候災害不只造成人身傷亡,也帶來經濟衝擊。比方加州四年乾旱就讓該州蒙受27億美元的損失。所有產業中最受天氣影響的莫過於農業,從稻米、棕櫚油、到糖、咖啡等,都因為供給減少、價格攀升。

其中世界最大產稻國泰國實施休耕,讓總產量降至新低。印尼、馬來西亞等棕櫚油大國減產4~9%,使得價格看漲。糖價更從2015第四季一路走升,三個月價格上漲超過三成,也讓農糧投資再次受到關注。

趨勢6〉恐攻、難民潮 危機是轉機

2015的年末很不平靜。11月13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巴黎發動連環恐怖攻擊,造成超過130人死亡,震驚世界。12月初,美國南加州聖博納迪諾市又發生槍擊慘劇,14人殞命。

自恐怖分子血洗巴黎,反恐已成為全世界焦點。法國、英國、美國接連轟炸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G20峰會、APEC年會皆把反恐列為主議程。

歐盟12月通過新法令,要求所有成員國共享航空旅客信息。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收緊免簽證計畫,過去五年曾出入伊拉克、敘利亞的遊客無法享免簽待遇。即將在2016年5月主辦G7高峰會的日本,外務省更提前成立新單位「國際反恐情蒐組織」,並為2020東京奧運的維安預備。

恐怖份子橫行也讓難民遭受池魚之殃。在巴黎恐攻後,雖然法、德、美等元首都宣示收容難民的立場不變,但民間反難民聲浪高漲,以致美國26州州長反對敘利亞難民入境,波蘭也宣布停收難民。

恐怖主義也成為2016年全球經濟一大變數。法國在恐攻後,觀光業大受影響,航空、餐飲、零售業受到衝擊最大。法國財政部估計,整體經濟損失高達20億歐元。以法荷航空為例,11月就減少約5000萬歐元的營收。

但危機的另一面也是機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羅尤美認為,反恐有利安全監控、網路安全產業的發展。

如何在慢成長又變數多的2016年險勝,考驗每個企業與個人。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