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齡少子化的時代,為人民謀求安定的老年生活,已是政府的迫切政務,衛福部在2008年啟動「長照十年計畫」,便是具體做法。
因為有了這項計畫,讓住在台北市的85歲王老先生,還能偶爾出門。雙腳無力的王老先生,坐輪椅,住在公寓五樓,因為沒有電梯,出門可說難上加難。多虧政府實施十年長照,過去好幾年來,多扶接送公司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坐輪椅也能上下樓梯,到外面曬太陽。
交通接送正是長照十年計畫最重要的服務項目之一。
從開辦以來,使用者從每年7232人次增加到5.4萬人次,成長超過七倍,而像多扶這樣的長照服務機構,台灣目前已有2779家,近八年成長超過兩倍。
除了交通外,長照服務項目還包含到長者家裡居家護理、居家服務、送餐,還有體貼家屬、放鬆休息的喘息服務,連購買、租借輔具,改善家中無障礙環境,也有補助,內容多元又豐富,至今已服務超過16萬人。
2017年將銜接長照保險
按照衛福部規劃,「長照十年計畫」將在2016年落幕,2017年後就要銜接長照保險。但長照保險法仍在立法審議中,要順利銜接恐有問題。
其實,要讓民眾了解長照服務,並不容易。推行至今十多年,還是有許多民眾不夠了解。
「當時我到路上,看見坐輪椅的長者,就要他們申請居家服務!」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新莊分站照顧管理督導李素華回憶。她是目前全台少數仍堅守崗位的長照管理工作人員,長照十年推動前,她就參與了2001年的「長照先導計畫」,上路初期,她就常常到街頭宣傳。
即便2008年實施了「長照十年計畫」,知道的民眾仍然有限,全台申請者不到一萬人。到了2010年,當第一批嬰兒潮進入65歲,衛福部照護司司長鄧素文表示,從這一年開始,申請人數才快速增加。
「從2.3%到5%,再到5.8%,然後到16%,」鄧素文細數申請長照服務者的比率。她說,2010年以後,申請者每半年就倍增,現在已到了33%。
依照2008年的計畫,衛福部先鎖定65歲以上長者、50歲以上身障者,共51萬人,為其中兩成提供長照服務,如今看來,目標已達成。
觀察「長照十年計畫」,使用項目最高者是居家服務,有68.5%,第二名是喘息服務(62.3%),第三高則是交通接送(39.5%)。
但是,長照十年實施以來,也已暴露出兩大問題。
人口老化追不上服務速度
首先是長照人力不足。例如,居家服務人員不足。雖然過去十年來,居家服務提供單位和服務員人數漸漸都有成長,然而,2012年以後,成長已出現停滯,甚至減少。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認為,居服員薪資低,社會地位不高,職涯發展不明,難以吸引人才,因此,人力成長不如預期,實施量能計畫會有困難,也將影響長照服務。
她分析,2009年時,老年人口約為一成,平均一名居家服務員一年的服務時數是233.6小時,如今老人比率是12%,成長兩成,但是,2014年服務時數是268.5小時,增加幅度僅一成五,顯然人口老化速度超過服務提供的速度!
因為居家服務員不夠,也影響長者使用服務的時間。按照規定,長者接受評估後一週,服務就要上門,可是,現在往往要等待兩週,才有服務。
不只缺乏居家服務員,長照機構所需的照顧服務員也不夠,「2016年,全台需要5萬7854名照服員,現在還差3萬多名!」照護司副司長蔡誾誾表示。
如果有了這5萬多名的照服員,是否就能夠完全滿足民眾需求呢?
71萬失能者,照服員空缺大
「即使補足,還是不夠!」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社工員張筱嬋說,一名照服員一天服務四名長者,5萬多名照服員只能照顧20多萬人,但是,現在的失能者有71萬人,顯然不夠。
「政府每年訓練7000名照服員,應該要訓練1萬7000人,才夠需求,」涂心寧表示。居服聯盟是全台175個居家服務提供單位的平台,在各縣市安排居家服務員,深入長者的家庭,很了解市場需求。
由於居服員人數不夠,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坦言,「長照十年計畫」依照申請者的輕、中、重度情況,每月則提供25、50、90小時服務,若超過者,就要自費購買。
因為照顧人力不足,長者情況互異,照顧程度也有難易,服務時數沒辦法滿足有長者的家庭,外勞就成為最好的支援力量,家庭和長照機構聘用他們,外勞人數也不斷增加,如今已成長到22萬人。
以醫院附設的護理之家為例。這裡安置裝有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的長者,外勞就是不可或缺的照顧人力。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表示,由於2016年將落實勞基法每週工時40小時的規定,會讓照顧人力已經不足的狀況更嚴重,長照服務如何走得又穩又長久,需要解決。
經費提高近30億仍不夠用
2014年,長照預算規模已從過去的20多億元,提高到49.96億元,但是,台灣老化速度實在太快,還是不夠使用,2015年下半年,甚至傳出南部縣市政府沒錢可用,讓服務單位有苦難言。
由於2015年3月「長期照顧服務法」已立法,衛福部從2015年9月起到2018年底推動「長照量能提升計畫」,對象延伸到50歲以下身障者,希望在三年內,提高服務量能,先讓1/3到一半的長者及身障者都能使用,日後再開放全民,以符合長照險人人納保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