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痛心的見證-白吃午餐的心態依然普遍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1-01-15

瀏覽數 25,100+

痛心的見證-白吃午餐的心態依然普遍
 

本文出自 1991 / 2月號雜誌 第056期遠見雜誌

一、胡關寶的自省

一個最大的綁票案,牽引出了人性中一個最難割棄的心態。

問:據瞭解你在綁架過程中一手指揮、策畫,請你對案情做一個交代?

答:……我不願對案情多加描述,以免別人起而仿效,但我要說的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希望作姦犯科的人以我為殷鑑。

這是綁架吳東亮案的首謀胡關寶,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時的一段對話。

在電視上,他也用了相似的對答。一瞬間這一句常被引用的話,變成了新的話題:今天台灣社會是否仍然瀰漫了「白吃午餐」的心理?

二、提出的背景

一九六0年代,當西方國家的政府,擴大經濟活動參與,全面推展社會福利,造成財政支出不斷增加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傅利曼教授,首先提出了「天下那有白吃午餐」的觀念。他指出:政府不是萬能的,政府的恩惠最後還是要納稅者來負擔。

一九七0年代,當台灣經濟邁進持續成長階段時,面對企業家不斷要求獎勵、消費者不斷要求津貼的現象,筆者引進了傅利曼的觀念,對國人做同樣的提醒。在聯合報所寫的二篇短文--「天下那有白吃午餐?」以及「袪除白吃午餐的觀念才能在穩定中求發展」中指出:「白吃午餐」代表著一般人

.想占便宜,不肯付代價的心理。

.奢望魚與熊掌二者兼得的一廂情願。

.不肯接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基本事實。

把這個觀念用到經濟活動上,它就是指:

.企業家以一切說詞要求政府保護。

.消費者以一切說詞要求政府補貼。

.人人都想獲得高價值及高品質的商品與勞務,但不肯分擔高成本,也不肯支付高價格,更不肯承擔社會成本。

十三年前所提出的呼籲,經過當時的責難,以及稍後的一些共識,可惜到今天仍然未能深入人心。因此,我們不幸地看到胡關寶的痛心見證。

三、社會失序

台灣近三年來的社會失序,也正是「白吃午餐」心理依然普遍的另一個見證。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社會失序的主源是「貪」--貪財、貪權、貪名。西方記者以「貪婪之島」來描述台灣,是一個入木三分的觀察。

因為不肯按部就班地累積財富,受到貪財的誘惑,就捲入了金錢遊戲。

因為不肯循序而進地獲取權力,受到貪權的衝動,就捲入了權力鬥爭。

因為不肯耐心地等待實至名歸,受到貪名的驅使,就產生了政治秀與形象牌。

一個潛意識中嚮往「白吃午餐」的人,是不肯按部就班、循序而進的。他們要貪婪地「速成」、要一步登天、要一夕成名。在台灣,玩股票、危言聳聽;當選民意代表正是發財與成名的捷徑。

一個有道德理念拒絕「白吃午餐」的人就懂得: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沒有白占的便宜,沒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

四、受人奚落的指標

換一個方式來說,嚮往財富、權力、名位的人,只想到擁有者的榮耀,低估了累積過程中,當事人具有的才智、所冒的風險、付出的各種代價。「白吃午餐」者所要的是結果,而沒有細細盤算其過程。一個反白吃午餐者,會勇敢地告訴自己:

我要的是小康的生活,不會去盲目追求財富,變成它的奴隸。

我要的是合理的權責,不會去全力追求權力,變成它的附屬品。

我要的是應有的尊敬,不會刻意追求名位,變成它的工具。

社會上如果多一些有分寸、知進退、辨利義的人,失序的現象就會減少。

當前「白吃午餐」的心態也強烈地反映在利益團體以及特權團體上。

例如一些國營事業、一些黨營事業、一些民意代表、一些權貴子弟,或者靠過去的慣例與關係,或者靠目前的權勢與人脈,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業務。這些團體之所以能或明或暗地擁有這些「利基」,主要就在於他們無法更改視「占便宜」為當然的心態。

在當前「白吃午餐」的「民意」之下,台灣社會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後果:為了要贏得選票,民意代表只會要求政府不斷地提供福利,但從不敢要求政府增加稅收,產生了當前家庭小康、社會大貧的失衡現象。因此,台灣變成一個每人所得高、整體生活品質低的社會。再高的儲蓄率、再多的外匯存底,不再是驕傲的紀錄,而變成了受人奚落的指標。

五、大陸更迫切需要根除

如果,「白吃午餐」的心態在市場體制下的台灣令人擔憂,那麼在共產體制下的中國大陸更是無所不在。在大鍋飯與鐵飯碗的保障下,誰還肯認真工作?誰還需要講求效率?政府變成了無所不給的聖誕老人,只可惜經年累月的無效率之下,聖誕老人的襪子中已空無一物。

鄧小平十年前推出的經濟改革,首先要說服人民的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經濟改革需要付出嚴重的代價,相當時間的犧牲,以及工作態度的大改變。大陸人民特別要忍受取消價格管制後的物價上升、打破鐵飯碗後的大量失業,以及產生個體戶之後的財富不均。這就是何以我指出:到天堂之路有時要經過地獄。

十二月中旬在廣州中山大學做了一次演講。該校經濟系系主任石祖培教授手中正拿著「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這本書,做為介紹我的開場白。「白吃午餐」正是今天大陸最迫切需要根除的一個觀念。

兩岸的中國人同樣具有中國人的善良面與陰暗面。毫無疑問,一個有尊嚴的中國人,不論身在何方,是不能再有「白吃午餐」心態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