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政治人物,鮮少人知道他就連「算命」都能與政治掛上勾,洋洋得意自己獨創了一門「八字政治學」。
許信良年輕時代,對於閱讀古籍有興趣,包括兵學、命學、易經、佛經等種類的古籍都有涉獵,這是他「算命」的開始。
當時在台灣的日子過得很匆忙,沒有時間研究,直到了美麗島事件爆發前,前往美國後,由於時間充裕,加上人生體驗也比較深刻,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來。
在許多「算命」的方式中,許信良獨鍾「八字」。因為他認為其他方式流於刻板,沒有變化,而「八字」變化多,比較艱深難懂,可以滿足許信良對於知識的興趣。
盡信不如不信
許信良「算命」的特色是「只算政治事務,不算人的命運」。他認為任何易經、陰陽學用於推算人的命運,由於公式刻板並且不完備,不可能推測人生複雜的變化與際遇,有時還會互相矛盾,不知所以然。因此他覺得「盡信命理,不如不信」。
在研究「八字」命學當中,他發現過去陰陽家將這門學問只用在「算命」上,從來沒有人將其用在政治分析,而他卻能從中領悟許多政治道理,他高興地向大家宣布自「創」了「八字政治學」,也稱「陰陽政治學」。
在這套他自創的「學問」中,他學了很多觀察政治事件的基本態度,就是「發展性」、「正反交叉」以及「客觀、順勢發展」的道理。
許信良說,任何政治事件都應該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是會變化的,禍福也就不一定;而且任何政治決策或動作必定是正反、好壞交叉發展,不會全好也不會全壞。壞的發展中必定存有好的因素,好的發展中也隱藏了壞的因素。
至於客觀、順勢發展的道理,許信良說,任何事物必須順其客觀的情勢發展。這個原則可用在實例分析上,例如運用這樣原則分析國民黨時,就不會再用三年前黨內還有「CC派」的架構。
「八字政治學」運用更深入時,就是評估一個政治人物在一個複雜政治關係中,如何決定政治動作,以取得最為平衡、正負相等的位置。許信良舉例說,宋楚瑜如何面對國民黨內部局勢發展,便可以經過這一套「八字政治學」來決定,至於宋楚瑜該做什麼?許信良基於反對黨立場,「不便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