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鏘謙 環控栽培 有機木耳冠全台

彥廷農場 有機黑木耳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5-01-29

瀏覽數 25,500+

陳鏘謙 環控栽培 有機木耳冠全台
 

本文出自 2015 / 2月號雜誌 百大黃金農夫

由於是有機黑木耳,本來就供不應求,食安風暴後,更是一盒難求,許多通路商每天到工廠排隊等貨,甚至連上市食品公司都訂不到。

彥廷農場的主人陳鏘謙從小就在菇寮長大,父親將家業分給兩兄弟後,他深知行銷的重要性,2000年就花70萬到日本參展,得知天然無毒是農業趨勢,決定改變栽培方式。

其實木耳是所有菇類中最難養成的,必須在自然光、氧氣充足及百分百濕度的環境中育成。但傳統菇寮有大量蚊蟲、果蠅進出,只能夠靠噴灑農藥,品質很難掌控,因此他決定蓋一間「自然又密封」的栽培場,生產安全的有機黑木耳。

菇寮設備宛如電子廠

2000年時,他拿著積蓄及貸款750萬,砸下1500萬打造全國首座不灑農藥的科學環控黑木耳栽培場,夫妻倆為此整整一星期輾轉難眠,擔憂全寫在臉上。

幾乎每個認識陳鏘謙的人都跟他說:「你穩死的,你穩死的!」他仍堅持走自己的路,終於闖出一片天。

為了讓消費者知道彥廷木耳的價值,陳鏘謙還每年花400萬元印製紙盒,除保鮮功能外,旨在加深消費者的品牌印象。初期盤商只願意以市價一斤25元的價格批發,他就將12元的紙盒成本當成行銷費用。品牌價值浮現後,現在1斤批發價已倍增至約54元。

現在彥廷農場已是全國少數擁有從菌種培育、木耳養成、加工包裝到出售的一條龍木耳生產線。舉凡知名通路商、超市、量飯店、有機商店,只要想採買安全健康的木耳,都知道要找陳鏘謙。連第三年才願意踏進栽培場的父親都欣慰地說:「我種了30幾年,都種不出這麼漂亮、好吃的木耳。」

為何彥廷的黑木耳深獲喜愛?來到他最新的第五棟環控栽培場可一探究竟。

從外觀看貌似電子廠,入內參觀後,確實不輸電子工廠。他將科技引進農業,運用各種節能設施,例如將殺菌的蒸汽回收變成能源等,每年可省下1000多萬元的電費。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並用儀器設備控制溫度、濕度與二氧化碳含量,營造最適合木耳生長的環境,良率因此達99.97%,產量是傳統菇寮的2.5倍,別人一年只能採收兩次,他一年可達五次。

當數以萬計、排列整齊的太空包冒出一朵朵肥大的木耳時,場面之壯觀令人印象深刻,歷任總統如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造訪過。

尤其彥廷農場捨棄傳統的木耳產銷系統,強調採收後不落地,也不剪蒂頭,立刻清理裝盒後,全程以低溫運送,「我不想糟蹋辛苦栽培的木耳,送到客戶手上都還是活的,」他堅持不浸泡木耳以欺瞞重量,並將蒂頭重量扣除才販售,就是要終結消費者對木耳的刻板印象。

把有機做到「規模經濟」

難怪陳鏘謙天天被追貨,環控設施也從一棟增加到現在的五棟,每年培育1000萬個太空包,採收6000噸黑木耳,為台灣最大的單一木耳農場,產量占比達全國7.5%,堪稱是將有機農業做到達「規模經濟」的第一人。

不過他擴廠的步伐仍趕不上訂單增加的速度,2007年就開始出現供不應求,只好按照客戶過去的訂購比例分配,2014年的產量甚至已是過去十年總和的兩倍,仍無法滿足需求。「我一個人的力量就是這樣了,真的沒辦法再增產了,」他只能不斷地跟客戶說抱歉。

他的有機木耳炙手可熱,但只做批發生意,採不二價,大小盤商、通路商都是一箱12盒(12台斤)650元,1斤均價54元,比非有機黑木耳批發價貴上一倍。

十幾年來,環控黑木耳栽培場幾乎只有彥廷一家,由於投資金額大、管理不易,進入門檻高,至今仍堪稱是獨門生意。今年48歲的陳鏘謙每天看著客戶排隊等貨,一臉的滿足,不僅還清債務,還送兒女到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深造,可知務農幫他帶來的財富與幸福。

目前他有意將版圖延伸至蔬菜領域,因為每年都有1500萬公斤的太空包木屑,免費送給農民當有機肥。陳鏘謙冀望下一代能夠將木屑變黃金,鐵定又是一門好生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