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見高峰會的午餐論壇中,桃園縣縣長吳志揚以「突破・轉型・起飛──航空城領航台灣前進」為題演講,他指出國家旗艦型經濟發展計畫「桃園航空城」願景,就是台灣未來經濟轉型的契機。
台大法律系、哈佛大學法學院碩士畢業的吳志揚,一直很重視城市建設的「創新」。
他是第一個把超大型裝置藝術黃色小鴨引進台灣的縣長,現在更努力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立志要讓桃園成為「台灣的門戶,亞洲的中心。」
吳志揚強調,未來桃園航空城落成後,將可創造30萬個工作機會、台幣7兆的經濟產值,帶動台灣整體經濟。
面對眼前的挑戰,吳志揚堅定地表示:「要傾全國之力,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以下為演講內容:
主持/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 楊瑪利
演講/桃園縣縣長 吳志揚
桃園航空城,這個史上最大規模的都市計畫才剛剛通過,是一個傾全國之力建設的國家旗艦型經濟發展計畫。
機場捷運貫通串聯全球商機
航空城,是以桃園機場和捷運車站為核心的全新國際城市。首先,目前桃園機場的跑道僅有兩條,一條正在維修,因此非常擁擠。未來,將建造第三條跑道,才能承受更大的貨運量。
第二,航空城負有要帶動華人新的生活形態與生活模式的使命,營造華人未來城市示範,一個兼具智慧、綠能、永續、韌性、面對氣候變遷的國際城市。
第三,要帶動科技產業的轉型。我們要把智慧生活的理想產業化,把產業的鏈結重組、創新,產生新的價值鏈。
第四,帶動台灣的國際化。台灣的經濟已經悶太久了,我們非常擔心年輕人不再對未來懷抱希望,因此一定要努力打下建設基礎,讓年輕人可以在國際競爭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桃園位居台灣西北部,緊鄰台北都會區,面積1220平方公里,雖然不大,但位置極佳。與亞太其他大城市如香港、上海、東京、首爾的飛行平均距離最短,僅需3小時,條件和香港、新加坡一樣好。對於講究貨物運輸成本的廠商來說,是很好的據點。
桃園除了是工業大城,這幾年的商業與服務業表現也很亮眼。例如,餐飲業這四年的業績就比過去10年成長了356%,物流業成長250%,零售業成長210%,批發業也成長了180%,都是大幅度成長。因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愈來愈多廠商都來此發展。究竟「桃園航空城」計畫的具體構想是什麼?
投資5000億 增30萬工作
這個計畫總投資為5000億台幣,可望增加30萬個工作機會,創造台幣7兆的經濟產值。每次聽到這個數字,大家都會問,有可能嗎?我說,一定可以。
目前,光是國泰集團在高鐵站要蓋的購物中心,就要僱用8000人。加上其他的投資廠商,還怕達不成嗎?
環境部分,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航空城內將有21個超過2公頃大的埤塘,全部保留。
過去桃園台地上的埤塘主要用於農業灌溉,現在將是最好的親水景觀,並且導入治洪的功能。還有四條河川也將一同整治,串成一條運河。
產業部分,航空城內的文創科研產業園區,將以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為布局重點,設計成低耗能、低污染、低用水與高附加價值的園區,劃設產業專用區與自由貿易港區,總共600公頃,徹底發揮「前店後廠」效益。
航空城的管理中心與商業中心,每一區都是以捷運為中心,輻射出去將有藝文展演中心、圖書館、商業中心、金融中心等。
離開機場後的第一站,將是會議展覽中心、MIT產銷櫥窗,國際會展中心、大型購物中心、育樂中心、國際運籌中心等。
光是這一區就有200公頃,面積是台北會展中心的五倍,深具世界規模。
航空城的交通,除了機場捷運2015年底就要通車,可以紓解台北市、新北市的人口壓力之外,航空城之內我們會打造一條「綠能運輸」,5到10分鐘內一定可以走得到的大眾運輸節點。
在航空城的區域,將達到65%以上的大眾運輸涵蓋率,不僅是台灣第一,也會成為國際亮點。
全台基礎建設 桃園占七成
目前,在產業與投資部分,經濟部已經開始辦理全球招商,努力拚經濟。
首先是台灣門戶區,要吸引會議展覽產業、休閒度假、購物商場、運籌中心等。第二,文創科技與研發產業園區,希望能夠引進跨國企業的研發中心、文創設計與娛樂表演中心。
桃園縣政府也列出了12項的重點產業,也正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與「教育創新」的五個目標,也與ECFA的早收清單相符合。
在都市計畫通過前,我去過法國、日本、香港招商,各國廠商的詢問度都很高。目前表達具體投資金額的廠商,從零售到高科技都有,只差土地尚未開始徵收。預計2016年底,我們會開始進行土地徵收的程序。
展望未來,我對航空城的期許是,台灣要充分運用老天爺給我們的優越地理位置,不要只甘心做世界的製造中心。
這個計畫若持續推動,台灣的基礎建設將有70%落在桃園。雖然這個大布局完成的期限,還需要20年。但,成功不必在我,而只要有我在,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