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峰會的主題是「打造華人幸福經濟」,我當時曾經提出要將台灣打造成「人民的生產力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高」「人民的所得與福利高」,具有三高特質的自由經濟島。
穩健復甦 勞動市場改善
回顧過去一年,政府各項施政成效良好,台灣經濟已朝向幸福經濟的目標前進。
在經濟成長方面,2014年2月至9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已經連續八個月呈現綠燈,顯示當前經濟穩健復甦。在對外貿易方面,2014年9月的國內出口金額為264億美元,年增率4.7%,而且從2月起,已連續8個月較去年同期成長,預期出口將「一路旺到年底」。
在勞動市場方面,2014年1月至9月國內的平均失業率是3.99%,創下近六年來同期新低紀錄。而9月失業率為3.96%,更是近14年來同月的最低水準,其中高學歷者的失業率,也創下近六年同月新低,顯示整體勞動市場的結構逐漸改善。
此外,前20%與後20%家戶所得分配的差距,則從民國90年最高時的6.39倍,降為2013年的6.08倍。
今年高峰會的主題是「開放、整合、突破、成長」,與我在元旦文告中宣示今年為台灣經濟「衝刺年」與「突破年」的理念一致。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201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60個受評國家中,我國排名第13;其中「經濟表現」指標上升2名,顯示台灣經濟呈現持續成長的局勢。
面對世界各國合縱連橫的經貿結盟趨勢,台灣的經濟仍須步步為營,不斷強化前進的動能,才能跟上世界腳步。因此,政府將透過「進一步融入區域整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內化創新基因」以及「進一步凝聚全民共識」等四個「進一步」,來推升台灣經濟前進的力量。
擴大經濟規模 提高競爭力
在「進一步融入區域整合」方面,為了要擴大經濟規模,提高競爭力,世界各國都在全力加速推動經貿結盟。
其中,亞太地區更是目前全球經貿整合發展最為快速的區域,例如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還有以東協為基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預計在2014、2015兩年完成多邊貿易協商。
其中TPP的12個國家對台貿易每年約2000億美元,占台灣年總貿易額的35%,RCEP16國的對台貿易,則占台灣年總貿易額的57%,兩者合併扣除重複的國家約占七成。因此,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重要而不能改變的目標,政府將持續採取務實做法,期儘速加入TPP與RCEP。
在朝向全球化過程中,兩岸經貿關係也是台灣在全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不可能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更不須將大陸「天使化」或「妖魔化」。我們不能對中國大陸視若無睹,也不能若無其事,唯有在既有的基礎上和平發展,才能共創雙贏。
政府將持續努力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讓3月因學運而耽擱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速生效,「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已於2014年9月完成第一回合協商,後續將繼續完成談判。「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均是ECFA的一部分,有了這些,ECFA才能完整。
透過完成兩岸協議,具體展現台灣在貿易自由化的誠意與決心,讓國際社會相信中華民國是值得信賴的貿易伙伴。
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方面,政府目前正以包括「六海(港)一空(港)」及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等八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做為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先行先試區域,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及教育創新等五項重點產業,希望透過法規的鬆綁、市場的開放,協助國內產業進行轉型與升級。
從2013年8月啟動第一階段的工作到2014年10月中旬,新進駐示範區的企業已達42家,新增投資額約達台幣80多億元,其中29家進駐屏東農業生技園區。
我之前去參觀過屏東生技園區,那裡培育出獨特的「觀賞蝦」,一隻售價100~200元,經濟價值非常高,顯示台灣的技術世界第一,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自由經濟示範區無疑是提升台灣產業轉型的動能。
推動示範區來帶動經濟
此外,國際醫療中心也在2013年的12 月開始營運,到2014年9月底已經有超過8萬2000人次到訪,初步示範成效已逐漸顯現。未來政府將推動第二階段「示範區特別條例」的立法,以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政府除了藉由推動示範區作為帶動經濟的「藥引」,同時也將改變出口拓展的策略思惟,積極推動商品出口結構與模式轉型,以開創新的出口成長動能。
未來將由產品轉型、市場拓展與行銷通路三大面向,推動「線上出口領軍」「國家品牌形塑」及「專業貿易商整合」等七大策略,致力提振出口市場。
談及「進一步內化創新基因」,台灣是個非常強調效率的國家,但我們不能只靠效率,必須從效率驅動提升為創新驅動。
用創新DNA改善經濟體質
為此,政府也將調整產業結構,使創新的DNA全面內化到經濟體質中,積極推動「創業拔萃方案」,希望透過獎勵、排除法規障礙等,打造國際創新創業園區等策略,讓海外新創事業走進台灣,讓國內新創事業走向世界。
這個方案預計在五年內促進國內投資約台幣86億元,創造就業機會超過5000人,並帶動新創產業相關產值增加約176億元。
台灣青年其實擁有無限創意,根據「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統計,台灣在「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已連續三年排名全球前十大,並名列亞洲之首。
為了讓青年的創意與創新能夠進入創業的領域,政府目前正推動「青年創業專案」,從2014年到2016年,預計將投入台幣27億元,每年協助3萬8000位青年朋友順利就業,並帶動新成立新創事業3000多家。
針對「進一步凝聚全民共識」,政府在2014年6月至7月籌辦「經貿國是會議」,採行實體會議與網路參與的創新模式,針對台灣面對區域經貿整合趨勢下的策略與兩岸經貿互動等議題,提供一個全民意見交流的平台。
經過北、南、中、東等分區會議以及全國大會的討論,加上網友透過線上直播與網路社群的參與,政府已經據以彙整出應辦理事項,未來也將具體落實各項共識,為國人謀求最大的福祉。
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雖說為了分散兩岸貿易風險,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面對大陸這麼大的籃子也不能不放雞蛋。
我上任後積極開拓東南亞等其他市場。根據統計,民進黨執政八年間,台灣對大陸貿易成長2.8倍,投資成長3.8倍,使雙邊貿易量(含香港)占總貿易量比例由24%上升至40%。
而我就任六年來,該比例已經降至39%;儘管數字差距不大,但仍然凸顯政府不願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努力。
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台灣不能夠置身事外,唯有持續秉持開放的胸襟面對這些挑戰,並以上述「四個進一步」,做為引領經濟前進的力量,才能夠在全球化的世紀中長保優勢,掌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