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字眼來形容今後美國經濟,我想那會是『前景光明(promising)』,」在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八年期間,用字遣詞講究到家的柏南克(Ben Bernanke),最近給予美國經濟如此樂觀評價。
前景光明的不只美國經濟,還有曾在柏南克手上走弱多年的美元。今年10月,儘管量化寬鬆(QE)政策還未謝幕完畢,美元便迫不及待再度確立匯市王者的地位。截至10月5日,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的美元指數一度拉出一波連續12週的漲勢,寫下超過40年來的最長紀錄。
歐日貨幣寬鬆 拉抬美元
過去十個年頭,沒有一個交易員可以靠做多美元賺到大錢,但現在從紐約到東京,美元又成為全球外匯交易室寵兒、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
但就在全世界紛紛對強勢美元時代再臨大做文章之際,聯準會又靠著一紙會議紀錄,短短幾句話打住美元漲勢。最新公布的聯準會貨幣政策會議(FOMC)紀錄顯示,決策官員擔心美元走強將導致通膨,而拖累經濟成長,有意延後升息。
聯準會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甚至公開表示,在美國和新興市場都能承擔升息衝擊前,聯準會將不會採取行動。決策官員之一的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受訪時還語出驚人地說,若美國通膨持續低迷,「應該認真考慮重啟量化寬鬆。」
只要從兩大方向來看,就可知美國升息與美元走強的趨勢很難改變。專長美國經濟的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林晉仰指出,這波美元走強有兩個因素,一是美國經濟基本面好轉;二是其他主要貨幣力行寬鬆,拉抬美元。
林晉仰說:「目前美國經濟實在看不出有什麼重大下行風險,即便下半年經濟成長放緩,也只是從時速100公里的復甦速度,稍微減速到80公里而已。」
另一個助漲因素,是歐元與日圓等主要貨幣的相對弱勢。美國經濟情勢雖談不上有多強勁,卻遠遠好過歐元區和日本。因此無論是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或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都還在大力寬鬆自家貨幣,更確立美元獨強態勢。
美元翻紅 各類資產價值現形
瑞士信貸最新報告指出,美元週期往往可持續八年之久,意味接下來美元還可維持長達五年強勢。包括經常帳赤字改善、民間部門去槓桿化、頁岩氣革命,都在在使得美國前景看好。
相較於過去弱勢美元流向各國推升資產價格,現在隨著美元反轉走強,也將讓各類資產實際價值現形。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說,不用等到美國正式升息,市場早就已經在獲利了結,9月間各國貨幣一片下挫,原因就在這裡。
林良軍指出,QE收傘帶動資金回流美國,推升美元,但卻導致資金匯出國匯價、股價與資產價格出現三殺的局面,尤其是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的國家,勢必率先讓投資人避走,在這波美元升勢中所受衝擊會最大。但美元升值對歐洲與日本經濟卻是利大於弊。根據《經濟學人》分析,歐元與日圓貶值可帶動出口競爭力增強,又可提高進口物價,避免通貨緊縮。
旗下管理逾1兆美元資產的Amundi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布蘭克(Pascal Blanque)特別指出,歐洲地區擁有大量國際化大型企業,美元升值刺激企業獲利,對歐股是一大利多。施羅德投信林良軍建議,強勢美元的時代,將是股優於債,美股、歐股都還有上漲空間,若日圓持續走低,日企獲利能力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