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自家住宅內,只要按一下電梯,就可以通到一座圖書館,你的人生會有什麼改變?台灣老字號建商冠德建設,2006年開始,就開始推動住宅閱讀,在每個建案都打造一座給居民使用的專屬「社區圖書館」。
即便只有六個住戶的小建案,同樣也配置圖書館,目前已有20個冠德建案擁有社區圖書館,總藏書約13萬5000冊。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認為,一個國家要興旺、社會要進步,依靠的惟有知識的力量,堅信「做一流人、讀一流書,才能建立一流社會。」
設計師精心打造 宛如小型誠品
馬玉山舉例,德國一共有1萬4000座圖書館,平均不到6000人就有一座,方便讓人找書、念書,是國家很重要的發展基石。做為一個建築開發商,接觸的就是買房子的客戶。因此,他希望除了幫客戶蓋房子,也要讓他們都能喜愛閱讀。踏入冠德最新建成的社區圖書館,大約70坪的寬敞空間,極簡風格的白色書櫃,搭配木座陳列平台,乍看之下,宛若走進一個小誠品書店。
「這裡的環境,應該比誠品更好!」馬玉山信心滿滿的說。因為,燈光、沙發、地板等小細節,都請設計師精心打造。有些建案圖書館還提供飲料服務,可以點一杯飲料,邊讀邊享受。以位於南港的冠德中研為例,為了打造舒適的閱讀環境,特別請到台中知名室內設計師蘇靜麒設計,連裝飾的石頭、花盆、便條紙怎麼擺,都是他親自動手。為了達到最好效果,這個圖書館甚至不惜成本,更改多次設計。
藏書至少3000冊 選書也客製化
要打造一座讓人享受的圖書館,不只硬體要舒適,軟體更必須滿足需求。冠德每一個社區圖書館,藏書至少3000冊,涵蓋各種類型,並每月更新書目,幾乎不用再跑一趟書店就能找到坊間最新出版的書籍。此外,每戶入住時,冠德會先贈送住戶30到50冊書,以書答禮,推廣家庭閱讀,讓許多住戶十分驚豔。
為了選好書,冠德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成立策略聯盟,依照每位住戶特性,客製化挑選好書。例如,若住戶是建築師或設計師,就會挑選較多比例的深度藝術人文書籍。另一個在新莊的社區,住戶族群比較年輕,大多數孩子偏年幼,童書比例就會比較多。傍晚時分,若到冠德閱覽室,就可以看見一些下了課的兒童,三三兩兩在閱覽室安靜讀書,住戶們表示:「不用擔心小孩下了課沒人招呼,可以先到圖書館讀書。」
住戶愛圖書館勝過健身房
有趣的是,一般人往往認為台灣閱讀風氣不佳。然而,冠德每年針對住戶做調查,最受歡迎的公設第一名,並不是游泳池、健身房、撞球間或KTV等,而是圖書館!「可見,只要提供舒適的環境,喜歡閱讀的人還是非常多!」馬玉山笑著說。
未來五年,冠德預計還會增加更多圖書館,預計總數達30個,讓住戶穿著拖鞋、搭電梯,不用跑大老遠,就能享有閱讀空間。為了從更多面向推廣閱讀,今年,冠德也成立了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希望不只在建案推動閱讀,還能夠用更多方式,走向社會,用企業的力量讓愈來愈多人喜歡讀書,打造書香社會!
【課餘狂看書 社區圖書館孕育MIT高材生】
如果你住的社區,有一個社區圖書館,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會有什麼不一樣?今年22歲的冠德住戶洪瑀,就是好例子。她自小成績優異,2010年就讀北一女高三,即獲得「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競賽」一等獎,得以申請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
MIT為鼓勵新一代優秀科學家,特別把火星旁的小行星MinorPlanet,以洪瑀英文名字「Jacqueline hung」命名,年紀小小的她成為台灣之光!讓她一路表現優異的關鍵就是閱讀。她回憶,自從住進冠德後,平日課餘與假日,常常在社區圖書館讀上一整天書,可以讀到自己原本不會買的書,打開不少視野。此外,在家閱讀可能會受家人干擾,到了圖書館就可專心讀書。
小三讀完七冊《哈利波特》英文版
她國小一年級時就讀《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的小說,每天讀四小時。小學三年級就陸陸續續讀完七冊《哈利波特》英文版,大量課外閱讀,為她的外語能力打下了亮眼基礎。目前已就讀MIT研究所,儘管課業繁重,仍會利用週末看上一整天科幻或偵探小說。
洪瑀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划算」的投資,「電視節目可能幾個小時就錄完,可是一本書卻可能是作者寫好幾年的結晶。」到美國讀書後,洪瑀看見國外一流名校對閱讀的重視。例如,美國有些大學入學測驗,會請學生寫最近讀過三本書的心得。電子書資源也十分方便,只要有一台Kindle,隨時有幾千本書可看。社區圖書館讓閱讀更容易,無形中改變孩子的一生,洪瑀就是個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