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0歲開始存養老金, 存下來的錢就當花掉

30歲理財達人〉金融業企畫人員 張曉如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4-07-30

瀏覽數 208,550+

20歲開始存養老金, 存下來的錢就當花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8月號雜誌 養得起的未來

畢業於大學舞蹈系的她,在校時就兼差當攝影模特兒與舞蹈老師,大三聽長輩建議,每月以2000元定期定額方式買投資型保單。畢竟半工半讀收入不穩定,張曉如多次有中解約的念頭,最後調整心態:就當成吃喝玩樂花掉,才能持續至今。

而舞蹈系主任則是影響她最深遠的人。畢業前夕,系主任告訴同學:我30歲就累積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你們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訂定目標。聽完老師的一席話,張曉如更篤定必須存錢理財,絕不讓自己的人生資產歸零。大四時,靠著認真兼差教舞蹈,又加碼買定時定額投資型保單。

強迫儲蓄 提前準備子女教育經費

畢業後,她感受到少子化衝擊,舞蹈班學生來源變少,必須另學一技之長,就先到公關公司當行政助理,囿於學歷關係,第一年月薪不到22K。

接公關、活動工作很辛苦,張曉如必須用商家非營業時間布置活動現場,常熬夜、超時加班,導致身體亮紅燈。五年前,她因緣際會進入金融業擔任企畫,終於展開「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當時年紀輕,未思考到老年醫療問題,直到六年前的某一天,才意識到醫療的重要性。

當時張曉如在沙發上睡著,中途被電鈴聲驚醒,但不知為何,她卻半身麻痺無法起身開門,才警覺脊椎側彎已對健康造成後遺症。她深怕哪天癱瘓,造成家人負擔,讓她決定買長照險,至少突發疾病、意外時,擁有一筆急救金。「世事難料,在能力範圍內規劃好,過世了,還有喪葬費,不用拖累下一代,」年紀輕輕的她想得很遠。幾年前,她步入禮堂、成為人妻,又增購六年期的美元還本型保單,強迫儲蓄,提前準備未來的子女教育經費。

檢視張曉如的退休理財工具,除了醫療、長照險等保障型商品,投資部分也不缺,以兼具保障、儲蓄及投資功能的投資型保單為主,當投報率到達設定的停利點時,會選擇落袋為安,保留本金繼續投資,「千萬不能中斷,才能靠時間累積財富,」張曉如已有12年投資經驗,早熟悉很多理財原則。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人生不同階段 隨時調整資產配置

從20歲開始定期投資的她深知存錢的重要性。每個月都會先扣除保費跟投資資金,以及給爸媽的1萬元生活費,其餘才是生活費,「只要戶頭沒錢,就不會亂花了,」個性直率的她常對朋友說。張曉如的退休理財哲學很特別,就是將每月存下來的錢當成花掉了,就不會找藉口中斷,也不會一直檢視投資績效,常想著要不要解約或贖回?

每當看到電視連續劇中,男女主角承受財務壓力而走投無路的戲碼時,更加深危機意識。結婚後,買房成為下一階段的奮鬥目標,她衡量收入,以夫妻總月薪1/3以下的貸款支付費為依據,鎖定六樓以下電梯房,以防老年無法爬樓梯或停電時,還能勉強爬得到。

隨著人生進入不同階段,張曉如也會隨時調整資產配置,結婚後將收入分成生活開銷、教育基金、保險費用、投資資金、買房頭期款五等份。她深信人生無常,旦夕禍福,一定要提早存糧,老了才能過得有品質,活得有尊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