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祥靈魂人物正是72歲的董事長邱德旺,他至今仍致力於研發,12月14日才風塵僕僕從緬甸仰光回台。「老先生的精神令人敬佩,」與邱德旺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川遠農經公司執行長林啟川佩服地說,邱德旺每次一下飛機,不管多晚了,還是精神抖擻跟著大伙到田裡考察。就是這股對農機的執著,讓邱德旺領航亦祥飛出台灣,開創意想不到的事業第二春。
研發育苗機 提升效率150倍
1983年,他成立了亦祥企業,產品取名「三大牌」。以前每位工人每小時只能作20箱育苗,但三大育苗機將效率拉高150倍,每小時產出3000箱,「一個上午4小時就可完成1萬2000箱,」邱德旺看著一手打造的機器流露欣慰之情,從裝土、灑水、播種、噴藥、覆土,再送到田間綠化成幼苗,就能供農民插秧使用。
研究之餘,他也不忘觀察市場趨勢,1997年,發現台灣竟然沒有人製造蔬菜、水果育苗機。他進一步投入,現在已是台灣最大的蔬果、稻米育苗機廠商,甚至還贏得「育苗機界賓士」封號。其實,亦祥並沒有專職的業務員,客戶幾乎都是靠口碑相傳而來,林啟川就是在多方打聽後,發現亦祥的機器品質好,才登門拜訪。
像林啟川這種主動上門的客戶不勝枚舉,更多是遇上疑難雜症,才找上亦祥。如蘭花業者無法負荷培養瓶的大量清洗工作,苦惱多年後,找到邱德旺量身訂製洗瓶機;亦祥也幫養雞業者研發雞蛋洗盒機;幫農民製造專用的蕃薯藤翻蔓機。
只是每天忙著研發的邱德旺壓根兒沒想到,三大牌竟然能登上國際舞台。不少海外企業紛紛慕名而來,如大陸「您一生」集團(康師傅控股集團成員之一)旗下的康富有機食品,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有機農業園區,5年前進口日本的綠豆牙播種機,無法有效使用,輾轉找上亦祥,「豆芽要有機種植,會產生許多鬚根,一般機器很難克服,我幫他量身訂製,才解決這個問題,」邱德旺說,康富一口氣訂兩套,還買蔬菜育苗設備。
邱德旺的兒子、亦祥總經理邱占魁也忍不住分享其他案例。例如2007年馬來西亞華僑林卯順進口國外的農機設備後,始終無法克服耕種的問題,透過介紹後,改用三大牌的育苗機,加上邱德旺到現場技術指導,他所在的適耕庄(Sekinchan)華人地區成果顯著,以前每公頃產稻4000公斤,現在最高可達到1萬2000公斤,總產值提升近三倍。
連台灣外交部援助非洲時,也是採買三大牌機器。邱占魁進一步補充,大陸也有育苗機,但中國農技團援助非洲時,卻選擇三大,可見連大陸官方都認同台灣的品質。其他知名客戶還包括永豐餘、台糖、金車、永齡基金會(鴻海集團)、頂新、統一、興農、榮成紙業、農友種苗等。
大陸也處處看得到三大牌的影子,2008年中國利農集團(Le Gaga Holdings Limited)董事長趙娜麗與總裁馬承榕一行人到台灣找尋農業設備,就對邱德旺印象深刻,肯定亦祥不講究表面、務實的特質,還邀聘他成為Le Gaga公司的專業顧問,成為亦祥的重要客戶之一。
過去取名三大牌沒有特殊原因,沒想到現在是名符其實的三大──水稻、蔬菜育苗機及產業用途輸送機。在此基礎上,第二代邱占魁將邁開大步開拓海外市場,成為名符其實的農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