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經濟割不開的錢權臍帶

林全
user

林全

1990-09-15

瀏覽數 9,500+

經濟割不開的錢權臍帶
 

本文出自 1990 / 10月號雜誌 第052期遠見雜誌

今年初,在一些與訪台大陸「民陣」人士的偶然聚會中,我曾經聽到其中一位抱怨說,台灣商人赴大陸投資,絕大多數是在投機倒把。並且,這類投資非但對大陸的經濟發展沒有多少貢獻,反而加深當地人對台商的惡劣印象。

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關鍵,恐怕不是台商,而是中國大陸的公有財產制,以及美其名為「計畫經濟」的各項管制措施。

因為,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下,經濟特權勢必隨管制而氾濫。於是,一個再有能力的企業家到大陸投資,都可能因為無法突破當地管制與獲得特權而投資失敗。反之,一個再無能的經營者,只要他能取得當地政府給他的特權,並突破經濟管制的束縛,便可以獲利豐厚。

換言之,赴大陸投資的成敗,端視投資者是否能投機倒把而已,至於其經營管理能力,反倒成為其次。於是。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下,不投機倒把的商人終將面對淘汰命運,而能夠在大陸投資並生存下去的,自然是以投機倒把者居多了。

台資長,外資消

非但如此,由於同文同種的關係,台商在大陸利用走後門、搞特權等方式,從事投機倒把生意,自然要比其他外國投資人輕易得多。這也無怪乎大陸「民陣」人士對台商的印象,會變得如此之差了。

此外,大陸「六四」之後,經濟管制進一步加強的傾向大增,無異表示靠特權和突破管制的方式謀取投資利益,將比「六四」之前更具重要性。這種改變,顯然對台商較有利而對外商較不利。於是,台資在「六四」之後相對於外資在大陸成長較高,也是不足為奇的事。外資與台資在大陸的此消彼長,應非人性不同所致,實乃環境變化使然。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不過,如果大部分的台商在大陸投資,都難免以搞特權或走後門等投機方式謀利;則有可能為台灣未來的政、經發展,帶來相當的隱憂。

因為,利用特權謀取的商業利益,通常都是暴利。凡是取得特權與暴利的台商,最後都會為了維護在彼岸的投資暴利,而寧願台灣採取妥協性的大陸政策,以免觸怒對方而損失既得利益。這些台商會在未來台灣多元化的政治體系中,竭盡所能的從事遊說活動,俾建立台灣對大陸的妥協政策。他們願意妥協的程度,將視其在彼岸所獲特權暴利程度而定。如果暴利夠大的話,即使把台灣降為地方政府,又有何不可考慮?

影響大陸政策

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了。尤其是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中、大型企業開始對大陸投資產生興趣,甚至已採取行動。如果中共政府可以為吸引台塑赴大陸投資,而提出闢建專用港口等配合計畫;那麼還有什麼特權不可以給台灣商人呢?

而中、大型企業對台灣政、經決策的影響力,絕對不是那些早期赴大陸投資,只能搞些投機倒把小生意的台商所可比擬的。

台海兩岸的經貿與投資關係,如果從雙方的經濟利益和未來統一工作來看,恐怕都是不宜也不能予以禁止之事。但為了避免大陸政府以特權暴利來招徠台商,進而影響台灣的大陸政策,我們的政府除了必須在金錢和政治之間畫清界線以外,儘速建立透明的遊說制度,恐怕也是當務之急。

(林全為政大財稅系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