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溫和的衰退之美-論當前的經濟危機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0-08-15

瀏覽數 11,750+

溫和的衰退之美-論當前的經濟危機
 

本文出自 1990 / 9月號雜誌 第051期遠見雜誌

一、諷剌的對比

八月的北京,仍然無法完全擺脫「六四」的陰影,應當生活在愁雲慘霧中,然而,九月的亞運變成了轉移的新焦點。

八月的台北,在府院合作及郝內閣的大力整頓治安下,應當生活在小康安定中。然而,景氣衰退變成了另一個「新」危機,

這樣的對照,其是充滿了諷刺:本來陷入困境的地方似乎在開始轉好;本該非常幸福的地方卻似乎沒有好轉。

一個原因是在管制下的大陸有再多的壞消息,一般人聽不到;在開放下的台灣有再多的好消息,一般媒體卻凸顯壞消息。

在過去一年中,台灣的讀者讀到了太多的壞消息--真實的、或誇大的。其結果則是台灣出現了空前的大「動」與大「移」--安定動搖、信心動搖;人往外移,錢往外移。

當治安已漸改善,人心已漸安定之際,又有一些工商界領袖及一些媒體,以驚人的語氣與標題在高聲疾呼:「台灣出現了經濟危機」。小康中的台灣,其是天天被各種危機所籠罩嗎。

二、不是危機,是失調

如果一定要以「危機」來形容當前的某些現象以引起重視,那麼,或許有共識的危機、環保的危機、生活素質惡化的危機、統獨之爭的危機。台灣經濟當然有它的問題與困難,但是還沒有嚴重到「危機」的地步。

即使以四年半以來,首次出現的景氣衰退訊號,以及下面要討論到的問題來綜合判斷,與其稱它是「經濟危機」,不如說它是「結構失調」。

使用「經濟危機」這麼一個名詞是極嚴重的,通常是指:

.失業率不斷上升(如超過一0%)。

.物價節節上升(如超過一0%)。

.外債龐大且無法償還。

.財政赤字龐大,且引起物價上升。

.外匯存底急速下降(如不敷一季到二季的進口總值)。

.經濟成長率遲滯(如持續地低於人口成長率)。

台灣經濟並沒有出現其中任何一項。即使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將向下修正為百分之六左右,這個數字,對習慣於七%~一0X的工商界,已被認為是一個危機性的「衰退」,西方國家是無法理解把這個「了不起的成長率」看成「衰退」的。

三。樂而忘憂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年復一年的高成長率、高所得、高儲蓄率、高就業率、高外貿成長率,使工商界在順境中失去了應有的警覺。

面對這樣的持續成長,台灣經濟結構早該做大幅調整,這些早該做而未做的調整,加深了當前基本失調的嚴重性:

(1)所得提高助長了貪婪心態與金錢遊戲,使全社會一度陷入不事生產的投機狂飆中。

(2)儲蓄的大幅增加沒有有效地運用,在各種因素限制下,產生了持續低迷的投資率。

(3)充分就業下,誘發了工資上升、勞工不足、流動率增高及勞工意識的抬頭。

(4)巨額順差終於帶來了台幣升值,同時在環保成本增加,土地價格高漲以及難以取得的壓力下,一些產業的生產力沒有及時增加,使它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夾殺。

三十年來的高成長終於帶來了樂極生悲。從個別工商業者所遭遇的處境來看,它們是在「經濟危機」之中。但是,我們畢竟要指出二點:第一,個別廠商的利益與全體人民的利益有時是一致的,有時則是有差距的。第二,在景氣熱絡、盈餘累積的時期中,本身不做好應有的調整,以後就會付出樂而忘憂的慘重代價。

四、避免有後遺症的措施

對付當前的經濟衰退,郝內閣已經聽到了太多的建議。例如,治標方面,業者要求降低利率,台幣貶值,證交稅下降等,治本方面則要鼓勵生產力提高,重建金融紀律及立法院早日通過相關財經方案等。

需要強調的是:在各種政策的選擇中,政府最需要避免的就是那些會帶來後遺症的救急措施。任何救急的措施都容易得到業者的喝彩,認為「政府真正在解決問題」。但政府真正需要做的是扎根的、建立競爭規範的、改善企業體質的、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政策。可惜它常常一時不易收效,反而會遭到「政府在拖延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責備。

五、自清與洗滌

在檢討台灣是否真有經濟危機之際,面對當前所謂「不利」的利率、匯率與稅率、勞工成本的提升、環保成本的增加等,毋寧認為,這是一個成長經濟中必須應付的調適過程。有抱負的企業家要把這一調整視為「挑戰」而非「危機」。

外匯存底減少、公共投資過低、企業出走等等,也可以靠決策者的魄力來挽救。

最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過熱的投機風氣,以及泛濫的金錢遊戲所帶來的貪婪。它使人不專心工作、不進入就業市場、不從事生產。財富驟增帶來的炫耀式揮霍,它散發出最誘惑的「示範作用」。也因為虛幻的財富驟增,激發了社會上財富分配引起的對抗意識。被捲入金錢遊戲的人,再也難以認真工作;未被捲入的少數人,也開始抱怨靠上班得來的薪資太微不足道。

這股可怕的貪風徹底動搖了四十年來台灣所累積的工作倫理、正規的投資,以及生命力的正常發揮。如果沒有這一次溫和的經濟冷卻,過熱的經濟真會把整個台灣烤焦。「上帝」如果再要懲罰台灣,只要再製造出那一股難以抗拒而又毀滅良知的貪風。

當前的經濟冷卻,會使一些人受到損失,卻帶來了一次迫切需要的社會自清與人心洗滌。即使政府要細心設計這一場溫和的冷卻,也不容易有這種智慧。

經過這一場冷卻,我們才可能再度拾回一些可靠的信念;認真工作比投機取巧可靠、生產事業比金錢遊戲可靠、企業自助比政府救急可靠、政府魄力又比政府口號可靠。

這正是溫和的經濟衰退之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