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這裡更珍貴的是-池上Style生活美學

除了金城武樹、天堂之路、好米……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3-11-01

瀏覽數 25,750+

這裡更珍貴的是-池上Style生活美學
 

本文出自 2013 / 11月號雜誌 逆齡幸福學

11月初,雲門舞集慶祝40週年的大作《稻禾》,也要在伯朗大道的稻田間進行戶外演出,才一推出,2000張票就迅速搶購一空。起因在於兩年前,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來與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同遊池上,一看見這裡的稻田,馬上一見鍾情,立刻和工作人員說:「就是這裡!」並以池上為靈感來源,創作了這部作品。

走至廣告拍攝地的「天堂之路」與「伯朗大道」,若拿出智慧型手機打卡,會發現早已有眾多前人在此地設好定位名稱,包括:「金城武樹」「帥哥樹」「我要金城武那棵樹」……。

不只金城武樹,還有如油畫般金黃稻田

難道,池上的亮點,就只是一棵樹嗎?花點時間走訪池上,與居民聊聊天,你就會發現,倘若只與那棵樹拍張照就心滿意足,就像明明到了上好精緻的咖啡店,沒喝好咖啡,反而點的是可樂。只能說,不識貨,可惜呀!池上到底有多美?

到訪的這一天,初秋的天空是海水泱泱的藍,伯朗大道兩旁的稻田正結穗,原本油綠色的稻田開始落上一層薄薄的金黃色。也許因為空氣乾淨之故,讓人覺得陽光與空氣之間近乎無介質,顏色宛若油畫一般飽和。

仰頭一望,一邊是海岸山脈,另一邊是中央山脈,一望無盡的稻田,由這台灣兩大山脈守護著,同時攬進視線裡。什麼是好景?就是無論用再爛的相機,再差的拍照技術,隨便拍都仍拍得像幅畫。台灣好基金會執行企畫總監符心宜說,「在這裡辦活動我們從來不用背板,因為,山,就已經是最美的背景。」

保留原汁原味 是池上人不變的態度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除了怎麼拍都好看的純淨景色,池上更珍貴的是什麼?或許,不僅僅在於欣賞池上「有什麼」,更是池上「拒絕了什麼」。這股隱形的風骨,對於池上迄今仍能保存如此天賜美景,無比重要。注意到了嗎?此乃伯朗大道之所以能有這麼寬闊的視野,乃在於沒有電線桿。曾經,有人這裡想在此蓋農舍,申請拉線,當地居民召開會取得共識,拒絕讓電線桿破壞景觀,此人只能無功而返。

「池上的人不希望變成下一個宜蘭,在水田裡拚命蓋豪華農舍,萬一有一戶進來,可能整個就淪陷,」當地老字號振興米廠老闆梁正賢說。現在,許多遊客喜歡野餐、騎單車的另一景點大坡池,鄉公所也曾經在池中設人工島,也被池上居民認為批評太醜,最後拆除。經常有觀光客寶特瓶丟在田裡,當地農民也很有個性地說:「我們的田裡,不會長出這種東西。」

而池上米為什麼好?除了乾淨的水源、日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外,也和池上人的態度有關。早在2004年,萬安村的農民就展現對土地的尊重,開始以回歸古法的方式種植有機稻,讓池上成為台灣最早開始種植有機米的地區之一。

儘管拜廣告之賜,現在觀光客大量增加,甚至假日有遊覽車在伯朗大道附近排隊,若是在別地,恐怕馬上就要生出香腸、蔥油餅、飲料等各式攤販。然而,這裡曾經出現外地人想來擺攤,才一出現,仍然馬上被當地居民自主性的制止了。

是的,池上是個有態度的地方。對於怎麼過日子,似具有一套別於台灣其他各地的生活美學與快樂的方法。為什麼池上人和其他地方的台灣人有點不一樣?他們的心念從何而來?本期〈好享生活〉,我們拜訪一些有意思的池上人與他們經營的店,希望這些故事中可以找到池上獨特的精神氣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