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寮國 小資創業新天堂

100萬台幣的機會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3-11-01

瀏覽數 40,900+

寮國 小資創業新天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3 / 11月號雜誌 逆齡幸福學

即便實施社會主義,但是寮國政府不擾民,近10年的開放與建設,已讓醜小鴨變天鵝,擁有42國最惠國待遇的它,雖然是東協最小的經濟體,卻為區內GDP成長率最高的國家。《遠見》採訪團隊特地遠赴這個湄公河畔的國度,拜訪當地台商、觀察投資環境,以他們成功的案例見證小資創業夢。

謎樣的國度10年大躍進

經濟飆速成長 GDP漲幅東協最高

100萬台幣,能在台灣做什麼?對想創業的人來說,100萬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但拿著100萬到寮國,成功機會可能比在台灣大。不要懷疑,近20年已有一群台商在當地打下一片天,寮國已成為小資、微型創業的新天地。寮國又名老撾,是東南亞唯一內陸國,被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中國團團包圍。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系,人口只有台灣的29%,近670萬人,面積卻是6.58個台灣大。

國際能見度大幅增加 今年初加入WTO

這個地廣人稀的地區與過去台商常去的大陸、印尼、越南、泰國等地,落差甚大,國人對它的理解,僅限於教科書上簡短的介紹,且至今仍存有刻板印象:戰亂、貧窮、落後,到處是茅草屋與雞鴨牛豬。乃至於2009年,台商楊耀文的太太要隨夫婿移居寮國時,親友都苦勸她三思而後行:「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確實從14世紀中葉以來,寮國就遭列強環伺而飽受侵略,是世界上遭轟炸次數最多的國家。至今東北部仍留有大量未爆地雷,導致長期處於動盪的寮國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緩慢生活。同時殖民過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法國,就曾比較過這三個國家的民族性:「越南人動手種稻,柬埔寨人看著稻米成長,寮國人則是傾聽稻米收割。」只是,任誰也料想不到,這個謎樣的國家卻在近10年邁開腳步,大幅增加國際能見度。

寮國自從1997年加入東協組織後,加速與各國建立關係,2009年與紐、澳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與韓國、印度簽投資及貨品協定;2013年2月更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分子。

富蘭克林坦伯頓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分析,寮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速,從2002年以來,每年經濟成長率都高於6%,今年根據IMF預估,將達到8.03%,未來五年都可望保持在7%之上。從人均GDP來看,2002年為319美元,今年預估為1587美元,10年間大幅增加近四倍。

這個東協最小的經濟體已成為區內GDP成長率第一高的國家,而它在湄公河上所發出的光芒,正吸引著外商與旅客的目光。當《遠見》記者近期到首都永珍(又稱萬象)時,街道上隨處可見外國人。每天從河內、胡志明、金邊轉機到永珍的飛機上,六成以上都是要到當地度假的遊客,湄公河畔到處都是穿著休閒服與便鞋的歐美人士,他們讓夜幕低垂後的永珍愈夜愈精彩,PUB更時時傳來熟悉的西洋樂曲與夾雜著法語、英語、寮語的喧嘩聲。

隨著寮國逐漸褪去神祕色彩,旅遊人口更是年年增加,去年旅客數達到333萬人次,較2011年成長22%,是全球旅客平均成長率4%的5.5倍,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今年5月寮國,還被歐盟旅遊與貿易理事會(ECTT)評為世界最佳旅遊目的地,先前也被國際旅遊雜誌《漫遊癖》(Wanderlust)的3000多位讀者票選為西方背包客最喜愛的亞洲國家。外國人想在永珍用餐,有日式、義式、法式、中式餐廳任君品嚐;想購物,走進超商、百貨公司,品牌多到不知該如何挑選。

1991年10月就被派駐到永珍管理成衣廠的一位台幹說,20年前的寮國要什麼沒什麼,只能趁每半年回台灣時,補給生活用品,而且寮國雖為內陸國家,卻常讓人「暈船」,因為道路太顛簸。但是,現在道路好多了,街景也打造的比過去漂亮,進步程度有目共睹。

就連到寮國種橡膠的台商、富饒農業開發負責人葉啟宗也驚訝地說,一部分寮國的現代化超乎想像,例如在台灣引進來電顯示功能的手機前,寮國就有這種行動電話了,現在台灣手機還是3G,寮國已經4G了,經濟呈跳躍式成長。

擁有證交所 金融大開放

外資熱錢湧入 去年永珍房地產漲15%

寮國有些項目的開放速度,甚至比柬埔寨、緬甸還要快。例如緬甸至今還未設立證券交易所,柬埔寨證交所2012年4月18日才開張,但是富蘭克林投顧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指出,寮國證券交易所2011年1月就營運了,目前雖僅兩家國有企業,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有10到15家會陸續上市。

市區30坪公寓 租金投報率超過10%

另外,從扮演火車頭工業的房地產觀察,也能看見寮國的轉變。20幾年前到永珍發展的寮國造紙工業董事長林福霖指出,永珍市區土地寸土寸金,從2008年開始起漲,中途雖受金融海嘯影響,但是從2010年復甦至今,漲幅至少10倍,2012年永珍的地價、房價平均增長10%至15%。

連房租也水漲船高,市區三房一廳的30幾坪公寓,月租800美元起跳,投報率10%以上。在寮國從事紙箱事業的祥琪紙器公司總經理楊鎮奕舉例說,有一棟四層樓的老舊旅館開出30年150萬美元的租金,等於月租約台幣12.5萬元,好地段的租金已降不下來。這些都是大量外商與遊客湧入後所帶動的經濟效益。

當《遠見》記者來到位於寮國永珍隆巴沙的老撾三江國際商貿城時,著實被所見到的景象震懾住。占地約4萬5000坪的商城涵蓋大型百貨商場以及服裝、五金、機電、家具、電訊等批發市場,還有賓館、餐飲、公寓、宿舍、倉儲,舉凡鍋碗瓢盆等家庭用品,或小到一根針、一顆螺絲,大到馬桶、浴缸、沙發、衣櫃應有盡有,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中國商品綜合商場。

到永珍奮鬥18年的廣東酒樓老闆娘,同時也經營寮國永珍旅遊中心的費玲玲說,這幾年中國政府計畫性帶領民眾到海外創業,給予零利率貸款協助,寮國光這種商城就有三個。「七、八年前根本沒什麼中國人,現在已經多到無法估計了,」她進一步說,從永珍街上的中資企業愈來愈多,就可見中國人在寮國的影響力。

中日韓企業積極卡位 蓋廠設銀行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不只中國人,日、韓商人更早早搶進,投資活動持續至今。例如2012年10月,韓國KOLAO集團投資台幣13億5000萬元,興建寮國第一個現代化小貨車廠,還計畫出口到鄰國柬埔寨、緬甸等地。今年2月,日本丸韓集團在柬埔寨的丸韓日本銀行(Maruhan Japan Bank)也在永珍設立分行,成為寮國首家的日本金融機構。

根據寮國計畫投資部的最新統計,從1989年寮國宣布鼓勵外國投資起至2012年底,前五大外國投資者,依序為越南(49億美元)、泰國(40億美元)、中國(39億美元)、韓國(7.48億美元)、法國(4.9億美元)。

寮國近五年的外人投資總額,其中2008、2009、2011三年甚至還贏過經濟快速起飛的柬埔寨。根據IMF、世界銀行的統計,除2009、2010年受到金融海嘯影響而衰退外,2011年寮國外人投資大幅成長80.33%,2012年總投資金額為13.99億美元,也比前年增加15.62%。

水資源豐沛 東南亞發電機

工資地價便宜 享42國最惠國待遇

近幾年,為何外商會將目光轉向寮國這個「微不足道」的市場呢?首先,是看上寮國豐富的農林業與礦產資源,雖為社會主義國家,卻相對開放自由。美元、泰幣、寮幣、人民幣都能流通使用,且政局穩定、治安良好。「寮國百姓善良,是東協治安最好的國家了,」跑遍東南亞各國的楊耀文坦言。

再來是工薪、地價比鄰國低廉。目前每月薪資約150美元,承租土地耕種、設廠也相對便宜。例如台商楊鎮奕租了4.3公頃(約1萬3007坪)的土地,年租金約台幣76萬元,月租只要6.33萬元。

另外,由於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且地勢高,寮國的水電比柬埔寨、緬甸充沛,素有東南亞發電機之稱,已開發21座水力發電廠,還供應越南、泰國、柬埔寨廉價的電力資源。在當地從事沉香業的劉瑞森說,寮國幾個月前還通過400億台幣的水力發電BOT案,將來會像汶萊一樣,百姓是坐在白金上面,靠水利資源賺錢,就能擁有許多福利。

而且寮國還擁有歐盟、日本、加拿大、瑞士、越南等42國的最惠國(GSP)待遇,堪稱是中南半島享有優惠國家數最多的地區。所以儘管人力已出現瓶頸,對加工出口廠商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人口年輕化 內需市場大

經貿政策鬆綁 中小企業潛力無窮

更重要的是,各國投資者還看上寮國未來的潛在機會。即便人口不到670萬,卻是相當年輕的國家,年齡中位數為21.6歲,老年人口只占3.7%,而且人口每年都正成長。加上外來人口,例如中國至少有十幾萬流動人口,預期內需市場將愈來愈大。

富蘭克林坦伯頓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寮國為吸引更多外來投資,計畫於2020年前在全國設立約25個經濟特區。寮國政府會為這些區域興建道路及電力、供水、通訊系統等等,將促進相關產業發展,並帶動周邊農村起飛。

而且寮國在中南半島居中的位置,也是大湄公河次區域(GMS)東西向經濟走廊的中途站,讓它在東協經濟整合中占有重要戰略地位,由此輻射出去,將可進入6億人口的東協市場。尤其,2013年寮國加入WTO後,必須改進貿易與投資政策,以符合WTO相關條例的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平均稅率不超過18.8%,並開放140個服務業領域,涵蓋79個行業,讓外商得以參與投資。

上述的投資誘因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吸引一波波的外商進駐寮國。這其中有一股不能忽視的隱形力量,正是台灣的中小企業以及個體戶,目前粗估約有200~300位台商聚集在永珍。但與其他地區台商不同的是,永珍的台商創業規模較小,不少是單打獨鬥的個體戶,這些人會選擇寮國,看上的正是相當於台灣1970年代的投資環境。Jiplai家電工廠董事長陳坤樹不諱言,當時因為創業資本少,只能往落後國家找機會,最後才到永珍設廠。

劉瑞森也坦承,因為台灣創業門檻愈來愈高,往外走都是為了找成本較低的投資機會。今年8月才到永珍創業的費嘉駒總結說,只要將寮國當成1970年代的台灣,就知道能做什麼生意了!寮國真的很適合個體戶、中小企業來此奮鬥。這幾年才剛散發出光芒的寮國,不失為台灣人小資、微型創業的新選項。

沒地震颱風 耕地租金便宜

農林漁業、民生消費,適合台商投資

到底寮國還有哪些投資項目適合台商呢?農林漁業是寮國鼓勵的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台商經營較多的產業之一。因為當地沒有颱風、地震,環境相對無汙染,高經濟作物以及有機農業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租用農業土地便宜,只要願意吃苦,賺錢機會比台灣多,」目前正在種植咖啡的楊耀文說,只要台幣10萬元就可以買到1公頃(3025坪)的土地。

其次,寮國也積極推動旅遊業,去年旅遊業收入達到4億5100萬美元,較前年成長7.3%。這幾年,東協相關會議陸續在永珍召開,加上旅遊人口逐年增加,飯店房間數不敷使用。同時經營餐館、旅行業的台商費玲玲指出,旺季時,車子、導遊要用搶的,尤其大陸客最多,使得中文導遊最吃香,歐美導遊一天費用不過35~40美元,中文導遊是50、60美元起跳,甚至還有到80~100美元。

不怕寂寞肯吃苦,投資成功率高達65%

目前台灣只開放給寮國商務簽證,沒觀光簽證,若開放又是新商機。費玲玲不諱言,她從2002年從事旅行業至今,經營一直很順利。台灣一年僅1000多名旅客到寮國,但中國遊客去年就有190萬人次到訪,成為最大的外國觀光客,貢獻度達到57%。

而消耗性的民生用品也是可以評估的項目,例如服飾、鞋子、衛生紙、雜貨等小買賣業,還有營建相關行業,包含建設、建材,衛浴、廚具設備等。最近外來人口對居住品質要求高,已出現高級公寓,台商也可以跟地主合建,工程利潤不錯。

力士豪公司總經理蘇銘豪提出觀察,他認為現在最適合從事營建業,因為寮國正積極興建基礎建設,營造業前景看好。今年8月才在永珍設立廚具衛浴門市店的費嘉駒,4月到當地考察時,每天步行以了解市場,沿路看到一堆卡車、砂石車、挖土機展示間,意味著寮國正在大興土木,民眾生活水平一定會提升,對於瓦斯爐、熱水器的需求也會增多。於是毫不考慮就決定引進台灣產品,搶占先機。

其實,台灣美食名揚四海,餐飲業也頗具競爭優勢。費玲玲拍著胸脯說,台灣小吃到寮國絕對會賺錢,寮國雖然已有些外國料理餐廳,但是飲食文化還不夠多元,當一杯台灣珍奶可以賣台幣40幾元,還是很多人喝時,可見台灣美食大有潛力。銘旺實業負責人鄭志宏以切身經驗指出,寮國創業起步門檻低,不需要高額資本,只要肯吃苦、不怕寂寞,保證投資成功率達到65%以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